关于先秦伦理道德思想的文学阐释
本文关键词:关于先秦伦理道德思想的文学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秦文学是先秦伦理思想的载体,并确证了此时期的文学与伦理学的非界分性,是对文学与伦理学原始存在的指认,揭示文学伦理的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使文学的伦理学功用性得以彰显。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先秦文学 功用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我们知道,对文学、哲学、伦理学而言,在现在它们都是独立的学科。但如果对它们作历史追问,就会发现三者作为独立存在的学科是历史渐变的过程。在先秦时期文学、哲学、伦理学是三位一体的,比如:《论语》是先秦散文典籍,同时又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典范;当然没有人否认它是孔子伦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俊;儒学人伦原则的现代开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世荣;;“以德配天”与“以人为本”[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柳青;;德性与功利的契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建新;;中国佛教品德心理结构观及其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5 仲彬;祝晓伟;;“傍老族”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冲击[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6 朱凌;;20世纪末电影中的“性别角色”的置换现象分析[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7 张鹏伟;;荀子人性论再解读[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8 沈永福;;论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9 侯万福;孙万国;;高校德育中的传统文化观与实践路径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10 胡江华;朱天济;;把握高职生思政教育依次迈进的三个层次[J];党史文苑;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封海清;;论孔子的义利观与现代经济伦理构建[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周海亮;;试论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伦理思想与江格尔的理想人格[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周志军;历史丛林中的路标[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宇;天下为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翔宇;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裴圣军;先秦儒家道义论发生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娟;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9 赵梦远;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志奇;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逵夫;;展开五千年文学与文化史的前半段——《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曹萌;;关于建设先秦文学形象史的构想[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赵沛霖;先秦文学观念的更新[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4 ;《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1期
5 李家祥;先秦文学中的民族文学刍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许志刚;;竹简、帛书与先秦文学文献研究[J];文学前沿;2000年01期
7 张文彦;从先秦文学看中国社会第一次理性的觉醒[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8 周克平;先秦文学与人美思想的嬗变勾勒[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刘筠梅;从先秦文学探析成语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郭令原;“象”的含义及其在先秦文学思想中的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杰文;言说先秦文学[N];光明日报;2013年
2 赵敏俐;深化先秦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3 王楠;《先秦文学编年史》多有创新[N];科技日报;2005年
4 王长华;当前先秦文学研究的困难处境[N];光明日报;2004年
5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赵逵夫;先秦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6 刁生虎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象喻”:先秦文学运思之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方铭;以“大文学观”展现春秋时期世族作家群体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曰美;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正英;先秦文学思想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景秀丽;先秦文学中的马及其文化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宁;试论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D];重庆大学;2011年
3 孟庆茹;试论先秦文学中的隐逸情结[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强;遥远的西部天堂[D];山东大学;2011年
5 黄燕强;先秦文学的诗情与“人文一体”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亚昕;先秦文学中的门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茉妍;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先秦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8 董^銗`;《老子》的文[x形式[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先秦伦理道德思想的文学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209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