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8:0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乃至规范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以人类解放为目标,从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封建及资本主义制度,即以关注特定社会制度安排的正当性这个“实质性问题”,取代伦理学研究中脱离实际的“形式化问题”。从走出抽象研究人的德性和道德规范的“象牙塔”,转向直面人类生存方式的社会现实问题,展示了其作为实践伦理学的魅力。提出要以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制度伦理建设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不断批判继承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马克思制度伦理问题提出时期、实践经验的反思时期和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犹如制度的“知”与“行”,理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质力量和主体能力,人们借助这种能力可以分析对象、认识万物、揭示本质。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新进程,理性主义取得远大成就的同时,也得到了膨胀和扩张,甚至扭曲。实践理性主义正是在批判近代以来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具体来说,制度的伦理要符合实践理性,即价值理性、形式理性和工具理性。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观蕴藏在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中,科学、客观地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指导着物质生产实践、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社会解放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对政党制度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低,不仅要从党的制度自身出发加以研究,即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而且要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加以探索,这不仅是关系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维护,而且关系到现代化国家的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正所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制度伦理的构建要合乎实践理性的要求,政党制度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实现其制度伦理构建的实践理性就要做到:第一,树立制度是对自由的肯定性限制的理念。第二,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三,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制度伦理 实践理性 政党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导论7-11
  • (一) 选题依据7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7-9
  • 1. 国内研究现状7-8
  • 2. 国外研究状况8-9
  • (三) 研究方法9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9-11
  • 一、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产生11-20
  • (一)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11-14
  • 1.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总体性质11-12
  • 2.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质12-13
  • 3. 马克思伦理思想以制度建设为实践方式13-14
  • (二)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14-20
  • 1. 马克思制度伦理问题提出时期14-16
  • 2. 实践经验的反思时期16-17
  • (1)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转变16-17
  • (2) 人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平等的经济制度17
  • 3.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成17-20
  • 二、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维度20-30
  • (一) 作为理性主义者的马克思20-22
  • (二) 实践理性是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本质属性22-25
  • (三) 马克思制度伦理实践理性的三个目标维度25-30
  • 1. 价值理性25-26
  • 2. 形式理性26-27
  • 3. 工具理性27-30
  • 三、马克思制度伦理的实践理性对政党制度构建的启示30-37
  • (一) 政党制度伦理构建的实践理性30-32
  • (二) 实践理性:中国共产党制度伦理构建的要求与具体路径32-37
  • 结束语37-38
  • 参考文献38-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书;论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现代趋向[J];人文杂志;2002年05期

2 陈敏;论实践理性与实践活动[J];理论月刊;2003年04期

3 李石;;实践理性和自治行为——基于“内在理由论”的分析[J];世界哲学;2009年01期

4 王炳书;高剑;;十年来实践理性问题研究述要[J];探索;2009年03期

5 杨国荣;哲学、哲学史、实践理性[J];读书;2001年04期

6 王炳书;论实践理性的观念运作[J];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7 别祖云,刘丹;实践理性的合理化[J];探索;2003年04期

8 王桂山;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9 丁怀超;;文化与实践理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孔红艳;;实践理性与“是—应该”问题——兼论一种可能的伦理形上学的建立[J];学术论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国荣;;实践理性及其原则[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胡军良;;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三重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林晖;;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传统契约惯例中的实践理性[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张明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曙光;价值的根据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法律理性:一种世俗的实践智慧[N];法制日报;2003年

5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海荣;司法的大众化即真理的大众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张国斌;吃透“三头”做到“三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7 陆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思想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章润;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表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傅达林;“烧菜”与“审判”[N];检察日报;2012年

10 邓安庆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品质与德行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建;实践理性转向中的法律规范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2 徐佳佳;论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D];温州大学;2015年

3 徐丹;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探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王振州;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工程思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超;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斯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陈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理性转向[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9 宗棕;科学理性的滥觞与理性的重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黄万滨;论康德实践理性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理性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50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