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路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7-02 06:15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路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中国的生命伦理难题的疏解和生命伦理学的建设,须在中国人的医疗生活和生命技术实践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理解和支持。在对中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路径与当代境况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在理论层面展开的传统重构和现代转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进一步的研究应拓展"医疗生活史"的研究向度,对中国人的生命观、技术观、医疗与社会健康行动和生命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演进形态和当代状况做出准确解释,以此为在生命伦理语境中理解"中国问题"、分析"中国现实"并提出"中国策略"提供理论准备。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 质疑与回应 反思与问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项目号:13&ZD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江南地区医疗生活史研究”(项目号:13CZS06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生命伦理学逐渐成为“全球性事务”1,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意识到,在起始阶段即以引进西方学术资源为主的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着两个日益紧迫的任务:首先是解决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危机,这涉及该学科是否能正确理解、阐发和解决中国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舜清;;儒家生命伦理学何以可能?[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2 田海平;;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研究展望——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进行探究的构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任嫦勤;李明;;当代生命伦理学困惑疏解的儒学观照[J];岭南学刊;2011年05期

4 叶舒宪;阳玉平;;重新划分大、小传统的学术创意与学术伦理——叶舒宪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家;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行;传统复兴?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视角与功能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马丹丹;;匪患冲击下的民间宗教重建——十一联保的启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郭自力;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杨文安;祭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刘国涛;死者生前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读《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后的再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7 葛明德;脑发育的可塑性及其在行为进化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8 王岁孝;中国婚姻史上的杂婚和血婚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刘学礼;试论生育控制的伦理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张斌;浅论当代科学的发展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3 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张中复;;都市回族问题研究定位的再思考——从“社区”与“现代化”的互动观点谈起[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黄向春;;“闽越”概念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蓝达居;;闽南文化的人类学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8 韩晓捷;孔月霞;;中国传统医德析理的现代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9 范正义;;安溪县石门村2010年大佛头活动调查[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蓝达居;;闽南文化的人类学研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韩明昱;基于基因诊断的遗传性耳聋预防与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宋阳阳;辅助生殖技术之伦理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训剑;侨乡的巡海大王崇拜[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奕玲;当代我国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胡梯;论代孕的合理使用和法律调控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钱宇春;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江苏大学;2010年

9 崔胜男;艾滋病治疗药物研发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文明;弘道崇德:孔孟儒家的两个终极伦理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刘文霞,颜锋,宋琳;生命伦理的思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诺埃勒·勒努瓦,阿劳;生物伦理学:宪制与人权[J];第欧根尼;1997年01期

4 李承贵;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5 程新宇;;跳出“道义-后果”论的藩篱——生命伦理学研究方法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孙绍崇,张忠,陈刚;传统医德和儒家伦理思想[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叶舒宪;;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神话研究——再论“第四重证据”[J];民族艺术;2008年04期

9 蒋国保;;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次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在台湾中坜市举行[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2 坂本百大,龙革;迈向新的“全球生命伦理学”[J];世界哲学;2002年05期

3 ;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2004年1月5-7日于北京举行[J];医学与哲学;2004年01期

4 ;生命伦理学在世界各地[J];医学与哲学;2004年03期

5 范瑞平;如何建立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述评[J];医学与哲学;2004年10期

6 邱仁宗;第八次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在中国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4年12期

7 王云岭;200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5年09期

8 聂精保,林莉.安德森,曾丽达 ,颜青山;从医学伦理学到生命伦理学——新西兰生命伦理学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之二[J];医学与哲学;2005年11期

9 ;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5年12期

10 李玲;;生命科学与现代伦理的碰撞——记“第10期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生命伦理学)培训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瑞鹏;易恒;钟林;周剑;李永宁;;第三届中法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2 ;中国生命伦理学代表团访问荷兰[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韩丹;;第二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综述[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4 ;英汉生命伦理学译释词汇[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5 娄瑞雪;;尊重自主与生命伦理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邵艳军;杨学举;;在高校教学中开设生命伦理学公开课的应时性与重要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秦敬民;秦东华;;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认识与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陈化;;儒家伦理:中国语境下原则主义困境之出路——兼谈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构建[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疆域[N];学习时报;2005年

2 肖巍;人口层面的生命伦理学研究[N];学习时报;2010年

3 韩跃红;尊重生命[N];光明日报;2005年

4 徐敏;生命伦理学为科研“护航”[N];解放日报;2004年

5 肖巍;生命伦理学教育受到国际关注[N];学习时报;2006年

6 华中科技大学 焦洪涛 伍春艳;亚洲生命伦理学研究现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记者陈静;中国生命伦理学要有本土文化底蕴的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曹继军;陈竺院士等呼吁:加强生命伦理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生命伦理学为医学技术研究护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丹尼尔·维克拉 翻译、整理 邱仁宗;伦理学要优先关注穷人的健康利益[N];健康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薇;生命伦理学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土丽艳;中美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董沫含;中国生命伦理学构建中的文化融合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蒙霞;论生命伦理学视野中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4年

5 芦蓉晖;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的行为控制伦理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秀娟;身体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7 廖淋森;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死亡尊严[D];辽宁医学院;2012年

8 姜贵;克隆人与生命伦理学的双向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9 LU XUEFEI;自由个体主义还是儒家家庭主义:从医学问题看生命伦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刘利;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路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08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