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科技伦理关怀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07-05 12:18

  本文关键词:科技伦理关怀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关怀 困境 出路 实践精神


【摘要】:科技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科技伦理问题,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关怀。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关系对科技运用的约束力有失去作用的可能,使科技伦理对于科技的伦理关怀陷入困境,出路在于用实践精神把握科技本身的逻辑。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伦理关怀 困境 出路 实践精神
【分类号】:B82-057
【正文快照】: 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连。现代社会的智能机器、克隆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发展及其运用,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们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关怀。在现代社会,由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关系对科技运用的约束力有失去作用的可能,使科技伦理对于科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明报;论科技活动中的德性[J];道德与文明;2003年02期

2 李宏伟;;现代技术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2期

3 张运松;科技活动:人类自由的前提及其悖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张运松;;网络“双刃剑”及其伦理调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自强;廖望春;;高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构建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8年04期

2 岳玉荣;;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J];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3 张运松;;网络的技术意蕴、特性与网络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2期

4 马晓宁;;高校网络舆论的问题与有效干预[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4期

5 陈岗;;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4期

6 马肖华;;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马晓宁;;高校网络舆论的干预与疏导[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9期

8 周云杰;;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既阳;虚拟实践中人的发展悖论的哲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吉鑫;网络技术的伦理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江昀;论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及其控制[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3 杨锋;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肖应连;网络伦理学的发展与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杨莉;网络伦理与信息共享原则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02期

6 郑伟;网络道德:非实存的规范体系——兼论“网德”[J];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7 李卫东;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琐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万资姿,刘仁营;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夏婉婉;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伦理的两重性[J];探索与争鸣;2001年09期

10 董光璧;科学面临三大挑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艳华;何昱;;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伦理关怀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9年01期

2 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3期

3 梁德友;傅瑞林;;论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中的人道主义原则[J];学理论;2009年32期

4 皮湘林;;老年闲暇的伦理关怀[J];伦理学研究;2010年05期

5 张居永;;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 唐凯麟;张静;;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养老的伦理关怀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7 陈芬;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关怀[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龚会莲;论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葛晨虹;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J];伦理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孟凡平;;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现代视角[J];齐鲁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肖文;;构建和谐社区需注重伦理关怀[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晓刚;迟到的伦理关怀[N];中国摄影报;2014年

2 梁德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以公共政策激发弱势群体潜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赵继伦;在伦理关怀中构建和谐社会[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建新;儿童国际收养伦理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论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庆;论伦理关怀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实现路径[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3 项紫葳;我国“失独者”群体伦理关怀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王晓峰;农村老年弱势群体伦理关怀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慧;城市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伟旭;新生社会群体“蚁族”的伦理问题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艳婷;留守儿童现象的伦理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娟;论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邵丹妮;家长对家庭作业管理的伦理关怀智慧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10 孟凡平;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2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2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