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的界限拓展——梁启超“公德”内涵探析
本文关键词:传统道德的界限拓展——梁启超“公德”内涵探析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倡"公德"的人,以之区别于传统伦理中过度使用的"私德"。在梁启超看来,"公德"不仅被视为道德的一种属性教化众人,更是连接群体和构成国家的基础,倡导新道德的目的在于"利群",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在其政治思想中,"公德"围绕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展开。对"公德"的分析,不仅在于其历史意义,而且为国民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梁启超 道德 公德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青年项目(CFA120126)
【分类号】:B822.1
【正文快照】: 梁启超《新民说》下的“公德”,并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狭隘含义。现代人往往把“公德”简单的理解为遵守交通规则、有序排队、不横穿马路等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这些仅仅体现的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而梁启超笔下的“公德”指国民的公共意识,具体涉及到群体的公益心、自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芳;生命问题的累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教化问题的整体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2 刘铁芳;生命的价值与尊严:道德教化的价值目标[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贺宾;;现代道德教化的民间之维[J];江淮论坛;2006年04期
4 鲁鹏;;道德建设外说[J];长白论丛;1996年01期
5 杨育民;市场经济与道德教化[J];哲学研究;1997年09期
6 王茂水;道德教化:问题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金可溪;谈谈道德功能[J];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8 郭长刚;道德教化怎么会软弱无力?[J];探索与争鸣;1997年11期
9 况长青;;关于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几点思考[J];湖北电大学刊;1997年02期
10 蓝春新;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视阈下的道德教化及其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寿;;从行为主体的成本或收益角度谈谈“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田文信;;道德:艺术之魂——兼谈毛泽东艺术与道德关系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钱广荣;;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矛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吴海清;;试论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创新[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立荣;;论我国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道德建设[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盛永恩;;基层单位在道德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陈祖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8 李江梅;;儒家思想——重构道德家园的基柱[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张德寿;;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生成[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10 刘可风;;中国公民道德和中国公民社会[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志;微时代道德建设节目这样做[N];光明日报;2013年
2 邓海建;道德教化别“v人”行不?[N];河南日报;2014年
3 王U啠ㄖ泄嗄暾窝г海,
本文编号:522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2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