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技伦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技伦理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类生存的负面效应。自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生物诞生以来,转基因食品作为尖端科技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普及,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不断地增长,使得人们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转基因食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现实科技伦理问题,尤其是在其潜在风险和安全性未得到完全确证的情况下商业化,转基因食品的所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已然成为各国环境及其健康讨论的核心课题,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和环境是否存在威胁、转基因食品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其危害是否能被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转基因食品的科技伦理研究成为当前最前沿、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怎样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怎样在转基因食品行业里建构起诚信和谐的科技伦理新秩序、如何以科技伦理来规范约束科技人员的行为、如何使科技伦理与科技的运用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及其协调的互动关系成了当前最具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议题。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是转基因食品科技共同体和政府管理缺失对民众权益的损害,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应该具有针对性。首先,应该构建安全的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评估机制、完善安全教育、设立转基因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其次,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预警机制。第三,要培养转基因食品共同体的科技伦理责任。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转基因食品的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论证机制,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 科技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原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2.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2.1 转基因食品13
- 2.2 科技伦理13-15
- 3.食品安全引发人类对转基因食品的反思15-23
- 3.1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15-16
- 3.2 当前转基因食品中存在的争论16-21
- 3.2.1 支持转基因食品的观点16-17
- 3.2.2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17-21
- 3.3 本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21-23
- 4. 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3-28
- 4.1 转基因食品科技共同体和政府管理缺失对民众权益的损害23-26
- 4.1.1 参与人员科技伦理责任意识不强23-24
- 4.1.2 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不完善24-25
- 4.1.3 公众的知情选择权和监管参与权没有得到保障25-26
- 4.2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技伦理制度不健全26-28
- 4.2.1 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问题26
- 4.2.2 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责任界定26-28
- 5.构建生态安全的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观28-39
- 5.1 完善转基因食品科技伦理机制28-30
- 5.1.1 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机制28-29
- 5.1.2 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教育制度29
- 5.1.3 设立转基因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29-30
- 5.2 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预警机制30-31
- 5.3 培养转基因食品共同体的科技伦理责任31-34
- 5.3.1 确立转基因食品行业的职业行为规范32-33
- 5.3.2 明确社会责任33
- 5.3.3 重视科技对环境的影响33-34
- 5.4 价值论证机制34-36
- 5.4.1 转基因食品的科技工作者应在实践中追求价值34-35
- 5.4.2 转基因食品的科技工作者应在自由中追求价值35-36
- 5.4.3 转基因食品的科技工作者应在时间中追求价值36
- 5.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6-37
- 5.6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念37-39
- 结束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4
- 致谢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芳;潘云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2 班凌伟;王旗;崔玲玲;陈萍萍;;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01期
3 ;转基因食品安全——大论战[J];科学家;2013年01期
4 老马;;转基因的困惑[J];晚霞;2014年06期
5 屈鹏峰;;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与态度的现况调查[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6 杜仲;;为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J];中外文摘;2013年22期
7 盛力;;转基因食品:你吃了吗?[J];东西南北;2004年02期
8 黄卫;;如何面对转基因食品[J];对外大传播;2000年11期
9 陈晓阳,杨同卫;转基因食品安全隐忧与公众知情选择权[J];医学与哲学;2004年06期
10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云波;;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摘要[A];21世纪人类食品面临的新问题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杨晓光;;转基因食品安全[A];“达能营养讲座”文集[C];2001年
3 黄俊明;李文立;罗会明;康敏;杨玉芳;陈海珍;谭剑斌;胡帅尔;;广州地区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调查[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应就种类不同而区别对待[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4:转基因植物与食品安全[C];2010年
5 王安莲;刘必勇;徐德祥;;浅谈转基因食品[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宋吉明;顾亮;谢倩;程浩;;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的思考[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祝诗平;;近红外光谱在转基因食品快速鉴别中的应用[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李尊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建嫦;黄俊明;杨杏芬;;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邓江;罗海吉;;转基因食品的现状、检测技术及安全性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云波 黄昆仑;转基因食品安全吗?[N];兵团日报(汉);2002年
2 记者 王国明;别再对消费者隐瞒转基因食品[N];中国工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林醇;关注转基因食品[N];中国环境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瓮晓梅;转基因食品安全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5 张文朴;为什么转基因食品要标识[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李肇东;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未来[N];光明日报;2002年
7 ;俄罗斯进口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对策(上)[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8 河北省粮食局 王志振;什么是转基因食品?[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9 王晶珠;走近转基因食品[N];健康报;2002年
10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能解决全球吃饭问题吗[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龙;植源性农产品溯源以及鉴别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中美转基因食品公共政策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周江波;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政府管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周小宁;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与伦理探析[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
4 吕倩;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一览;中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蒲鹏;生命伦理视阈中的转基因食品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侯婧;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陈从军;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感知风险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陈薇;西部地区农民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谢莹;风险社会背景下转基因食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5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2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