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史研究的孝文化考辨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史研究的孝文化考辨
【摘要】:对中国古代纺织服饰与孝相关的文本、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可看出中国古代孝文化呈交互性的双向结构,这是孝文化永葆青春的源泉,也是中国当代孝文化的现代性表达;通过研究丝绸的起源动机,可以看到孝和追求灵魂再生的宗教观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发明——丝织;用现代的技术语言精密地去表征中国古代的丧服密度,从礼的角度和现代语境可理解中国古代孝的层级性,即孝是根据血缘关系分层级的;对于孟母断杼的表述,《韩诗外传》的表达最接近历史本原;董永孝故事前部分有其历史根源,并受政府宣传,而涉及织女部分与佛教和民间宣传有关。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武汉纺织大学期刊社;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纺织服饰史 孝文化 考辨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Q104)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迄今中国孝文化研究无论从学理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有相当多且精深的精典论述和观点,但学术之争从未停息过。中国孝文化仅内涵就有从文字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维度进行界定的,而中国孝文化类型又被裂分为儒家孝文化、释家孝文化、道家孝文化三类,中国孝文化的作用则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克钊;孝文化的历史透视及其现实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2 纪永贵;董永的原型与衍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陈长虹;;纺织题材图像与妇功——汉代列女图像考之一[J];考古与文物;2014年01期
4 季庆阳;;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润年;;关于中国传统孝道的源与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杜建芳;俞师;;从《论语》《孟子》看孔孟孝道思想的承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孔润年;;宝鸡:中国孝德文化的发祥地[J];宝鸡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李强;李斌;李建强;;东汉王逸《机赋》中的织机考辨[J];服饰导刊;2014年03期
5 曹雪;李斌;杨小明;;《豳风广义》中的蚕桑丝织研究[J];服饰导刊;2014年04期
6 薛静华;张立鹏;;论“孝”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空间——整合与超越[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余欢;;董郎何故变牛郎——从董永故事和牛女传说在戏曲中的流变看二者的关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高琛;;儒家孝文化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4年06期
9 程广萍;;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故事分合考[J];金田;2014年06期
10 刘伟兵;;论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的必要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仲杰;北京城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斌;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孙先文;《旧五代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张明山;明代农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德旭;先秦儒家孝思想探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颜颜;孝道的产生及其社会文化基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斯嘉;论我国传统孝道的现代建设[D];江南大学;2011年
5 张永奎;唐代孝道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默然;儒家孝悌之道的历史反思及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娟;吉村孝道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关开华;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向群;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彬;追溯中的理解[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春;;从《论语》和《孝经》看孔子“孝”思想的可能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高山;;浅谈萨珊波斯王朝艺术对唐朝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路丙辉;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郭康松;论辽朝契丹人的孝忠妇道观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北方文物;1999年01期
6 毕艳红;刘平;;中日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探究——以儒家“忠孝观”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慧禾;儒家孝文化:碑志文体的文化意蕴[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赖保荣;从儒道互补看净明道的特色[J];中国道教;2002年06期
9 杨世华;浅述净明道的忠孝思想及现代价值[J];中国道教;2002年06期
10 张继禹;忠孝与神仙[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卢黄熙;郭继民;;辩证地审视孝文化[J];岭南学刊;2006年06期
3 刘洪波;;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昆满;;弘扬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5 ;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网开通[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季庆阳;;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7 佚名;;中国古代的孝文化[J];政府法制;2010年26期
8 计志宏;;试论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建设的原则及途径[J];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邹巧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J];学习月刊;2012年15期
10 赵丽;;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理论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和平;;“孝文化”与社会和谐[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胡锡庄;季文兰;田广志;;弘扬我国古代孝文化的优良传统[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宋清莲;;弘扬传统孝文化 创建社会主义新孝道[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4 蒋晓华;;弘扬孝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焦振芳;;我对孝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浅见[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志英;;对新孝文化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社会意义[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覃乃勉;;孝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赵小红;浅谈和谐社会中的孝文化[N];山西党校报;2013年
2 龚明俊;民间渴望孝文化[N];石家庄日报;2006年
3 赵万玉;大力弘扬孝文化[N];承德日报;2007年
4 记者 宁波 董晓芳 通讯员 吴建;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在孝召开[N];孝感日报;2008年
5 孙学君;孝文化与和谐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韩忠智;大力弘扬中华孝文化[N];中国老年报;2010年
7 郑苒;孝文化存系每个人的心中[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记者 黄亚华 汪坚 董晓芳;挺起城市发展脊梁[N];孝感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曜;弘扬孝敬文化 推进道德建设[N];温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伍洋;共话促进孝文化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3 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传森;孝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秀娟;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6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剑锋;论农村新型孝文化及其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晓磊;孝文化的内蕴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伍婷婷;传统孝文化的推行与制度支持[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温中华;北魏孝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4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