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走向荒野: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2:24

  本文关键词:走向荒野: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罗尔斯顿 荒野 生态伦理 价值


【摘要】:罗尔斯顿是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先行者。尤其是他“哲学走向荒野”思想的提出更是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荒野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以相当高的频率出现着,是其生态伦理学的根源所在,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本文以罗氏的荒野为线索,从考察传统文化对荒野的定义入手,对荒野的发展进行了整理,从而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了罗氏思想中的荒野成分,并对其以荒野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伦理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时代原因,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理论既带给人们积极的启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他的生态伦理思想要辩证地看,以便作借鉴之用。
【关键词】:罗尔斯顿 荒野 生态伦理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罗尔斯顿荒野哲学的历史考察12-23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对荒野的定义12-15
  • 一、西方社会对荒野的否定12-13
  • 二、美国赋予荒野的新含义13-15
  • 第二节 荒野哲学的发展15-23
  • 一、亨利·戴维·梭罗与瓦尔登湖15-18
  • 二、约翰·缪尔与国家公园18-21
  • 三、奥尔多·利奥波德与沙乡年鉴21-23
  • 第二章 罗尔斯顿的荒野哲学23-29
  • 第一节 罗尔斯顿——走向荒野的哲学家23-24
  • 第二节 提出荒野的原因24-26
  • 第三节 罗尔斯顿对“荒野”的诠释26-29
  • 一、荒野与自然26-27
  • 二、荒野与自由27-28
  • 三、荒野与文化28-29
  • 第三章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的理论构建29-40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29-36
  • 一、荒野是一切价值之源29-30
  • 二、荒野价值的种类30-34
  • 三、荒野价值的层次34-36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理论内涵36-40
  • 一、生态伦理的体验模式——“荒野”体验36-37
  • 二、生态伦理的动态进化——生态整体主义37-38
  • 三、生态伦理的美学向度——美学走向荒野38-40
  • 第四章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及局限性40-47
  • 第一节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40-43
  • 一、提出走向荒野,,丰富了生态伦理学的内涵40-41
  • 二、拓展了道德关怀的范围41-42
  • 三、树立荒野与人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42-43
  • 第二节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43-47
  • 一、“价值”能否推导出“义务”44-45
  • 二、荒野整体论可能走向极端45-46
  • 三、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思想缺乏历史与实践基础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阳;叶平;;20世纪西方环境哲学关于荒野概念研究的进展[J];哲学动态;2010年11期

2 张彭松;;生态伦理对“现代性”道德的超越[J];道德与文明;2010年04期

3 卢风;;走向荒野,亲近自然[J];环境教育;2009年09期

4 朱新福;;美国文学上荒野描写的生态意义述略[J];外国语文;2009年03期

5 张彭松;;生态伦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哲学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滕海键;;美国历史上的资源与荒野保护运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8期

7 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曾小五;;无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建构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尝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9 包庆德;彭月霞;;生态哲学之维:自然价值的双重性及其统一[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也奔;从内在价值理论看环境伦理的定位[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鹏;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刘维秀;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戴臣军;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8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48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