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同情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17-08-01 15:11

  本文关键词:同情及其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同情 情感 德性 亚里士多德 纳斯鲍姆


【摘要】:讨论同情或怜悯这种情感及其相应的德性,可首先把同情这种情感置于道德概念图景中,经由批判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即由玛莎·纳斯鲍姆发展出的一种亚里士多德版本的观点,转而支持同情作为情感的非认知性概念。由此可以勾勒出另一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解释。同情之德性与其他德性的关系由此得以展开,同时也播下了同情之实践意义的怀疑种子。
【作者单位】: 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暨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同情 情感 德性 亚里士多德 纳斯鲍姆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同情(compassion)在情感(feeling)或情绪(e-motion)1中的不寻常之处在于,这同一英文单词既用于情感或情绪,又用于相应的德性(相比较害怕/勇气[fear/courage]、愤怒/和气[anger/eventemper]、快乐/节制[pleasure/temperance而言)。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倾向于认为感到同情总是或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亚文;孙俊才;贺雯;;大学生恋人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4年02期

2 张奇勇;卢家楣;;情绪感染的概念与发生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3 左世江;王芳;石霞飞;张啸;;简单情绪感染及其研究困境[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4 王妍;;共情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景;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的一致性效应[D];西南大学;2013年

2 黄玉晶;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恐惧情绪感染神经生理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韩永升;肝豆状核变性神经心理学及神经影像学表征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杨;饮酒影响共情的脑机制:来自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证据[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丹;痒觉传染与痒觉共情的脑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何小溪;正常人老龄化及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突显网络异常[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吕云飞;大鼠间的疼痛共情反应及其神经结构基础[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卢川;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共情、认知共情和执行功能的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赵靓;人际关系的差序性对个体共情效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侯冉;宽恕动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共情的中介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小玲;父母教养方式、共情、冗思与大学生宽恕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王长平;愤怒情绪感染的性别差异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林曼;利他是直觉还是自控的结果?共情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0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