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两汉时期的环境伦理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2 14:03

  本文关键词:两汉时期的环境伦理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两汉 环境伦理 自然之性


【摘要】:两汉时期,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开始出现。在先秦环境伦理思想基础上,两汉时期的环境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顺应天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仁及万物与戒杀护生、因自然之性等内容,成为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两汉 环境伦理 自然之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传统灾害思想的源流、嬗递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10CZJ001)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两汉时期的人口,由秦朝末年的近2 000万,发展到6 000万左右,但人口分布不平均,北方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81%。[1]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开发,在一些人口聚集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这样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在继承先秦时期的环境伦理思想基础之上,两汉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子今;司马迁班固生态观试比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马育良;;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小磊;鞠辉;;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三幅画像的考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海强;气候变暖趋势下甘肃省粮食供需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8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程程;养生食品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邵贤敏;《夷坚志》梦幻故事的文化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子今;《秦记》考识[J];史学史研究;1997年01期

2 徐兴海;;司马迁天人思想的模糊性[J];唐都学刊;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聘;论环境伦理构建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培超,周俊武;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杨通进;非典、动物保护与环境伦理[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4 张宏亮,夏锋;西部开发中环境伦理观念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5 易明;环境伦理的起源[J];森林与人类;2003年07期

6 王建林,杨涛,衣学慧;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润秀,刘金龙;浅谈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04年09期

10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建福;姬敬山;;环境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韩孝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穆;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 陈磊 游雪晴;希望环境伦理成为治疗“环境顽疾”新药[N];科技日报;2006年

3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4 庄穆;环境伦理: 一个全新的伦理课题庄穆[N];福建日报;2005年

5 余谋昌;环境伦理在科教领域的实践[N];福建日报;2005年

6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7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石油大学 周文书;企业的环境伦理[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穆土;构建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燕;中国古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格广民;环境伦理与科技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洪丹;环境伦理的制度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徐文明;环境伦理论域中的环境人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雪芹;池田大作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次春;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红卫;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管贝贝;对农药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朱跃钊;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理论、实践及价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09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09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