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信任
本文关键词:论经济信任
【摘要】:经济信任是引领当前中国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伦理价值。作为信任一般在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延伸或体现,它以信任感为本质,表现为经济主体的一种态度,是经济主体之间以信任为纽带而发生的一种社会经济交往关系及主体对这种关系的经济伦理评价。基于制度的信任和基于信誉的信任、对企业中介机构的信任和对政府管制的信任等构成经济信任价值系统。经济信任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整个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大力构建、培育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以法制信任、政府信任、中介信任、经济主体道德信任为内容的经济信任体系。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经济信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企业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12BZX079)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麦卡锡说:“经济对创造一个正义的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它,任何成熟的社会都无从谈起。”[1](P99)的确,经济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基础性前提。但是,这一基础性前提又离不开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信任。如果信任缺失,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不可期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单以红;;关于水权市场特征及需求管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3 潘芝雯;;浅析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阮博;;当代大学生利益追求偏差及其教育引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艾佳慧;;破产程序中的合约安排——现行破产管理人制度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李劲;;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成就、困境与建构方向[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丰霏;;论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分析模式[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8 白云;;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一个法律经济学的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9 郭芸;安姝;;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10 王佳;;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关于投资者保护的一个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王亚卓;任志华;;七、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提供方式探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8 杨国昌;;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9 王书道;;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思维方式[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润琦;;劳动与异化劳动[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勇军;会计诚信危机及其政府治理[D];苏州大学;2010年
5 毛永强;保健品广告法律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苏倩;我国小额贷款监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段晶晶;中国武术产业结构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胜;论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信用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倪海宁;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倪万玉;消费者品牌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海平;应当确立经济伦理的生态理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吴少峰;浅析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孟秋菊;我国市场经济下经济伦理问题的原因探析[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张润泽,张焱;《老子》的“为我主义”对市场经济伦理建构的启示[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管华;论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罗能生;经济伦理与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陈建玲;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伦理的重建[J];理论月刊;2002年08期
8 理明,余小江;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主体向度[J];学海;2002年04期
9 阎恒;论经济发展与经济伦理的互动机制[J];中州学刊;2002年05期
10 王小锡;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观[J];伦理学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3 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道玖;可行能力: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娅;论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闫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4年
3 孟秋菊;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伦理建设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芳;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根成;普遍经济伦理初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东昌;论我国转型期的经济伦理问题及其对制度创新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彬锋;市场经济伦理的辩护与批判[D];华侨大学;2004年
9 王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李建国;中国社会转轨时期的经济伦理变异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3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2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