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超越道德相对主义:生成性思维中的道德共识

发布时间:2017-08-08 14:31

  本文关键词:超越道德相对主义:生成性思维中的道德共识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共识


【摘要】:道德相对主义的核心要义是指道德判断没有统一、客观的标准。生产分工引起社会领域分化导致的利益分化、道德权威失落和主体的崛起,这些是道德相对主义产生的主客观基础。在现代性的本质思维笼罩下,道德相对主义仅是道德绝对主义的副产品,后现代性解构思维的确立才使道德相对主义有了存在的合法性。超越相对主义要在建立生成性思维的前提下,通过达成道德共识来实现。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共识
【基金】: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XMS12)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一般课题(2014YK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6
【正文快照】: 当代道德困境的实质是道德相对主义,在道德相对主义视野中世界上不存在普遍的道德信仰和评判标准。当个人没有善恶之心、社会没有是非标准时,道德的价值遗失殆尽。可见,解决道德困境的核心问题是超越道德相对主义。一、道德相对主义释义关于道德相对主义的界定,学者们主要有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海明;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J];思想战线;2004年02期

2 黄向阳;道德相对主义与学校德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3 陈真;;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J];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4 王晓升;道德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批判——兼谈普遍伦理的可能性[J];哲学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秋业;不可通约与解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强世功;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西娅——女权主义的法律视角及检讨[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3 金吾伦;科学进步和“不可通约性”[J];丝路学刊;1994年04期

4 董利丹;;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范式的变革与超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5 石英姿;论道德教育中培养道德智慧的重要性[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6 胡金木;冯建军;;多元化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7 孙敏;对青少年个人中心主义实施道德教育的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品格及其当代性[J];东岳论丛;2004年03期

9 杨怀中;邱海英;;库恩范式理论的三大功能及其人文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10 舒永生;论费尔巴哈对神学形而上学的颠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友超;;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2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传顺;伽达默尔伦理学的释义学意义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于秀艳;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8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姣;从指称角度回应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晨霞;约定客观:罗蒂的“弱”相对主义思维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尚玉慧;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晶;库恩范式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健;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桂芳;基础教育阶段德育中灌输的伦理向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孙丰云;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走向全球意识伦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刘毅;皮尔斯的人格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言亮;;浅析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原因[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1期

2 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J];教书育人;2005年16期

3 温克勤;略谈道德相对主义[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4 陈真;;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J];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5 陈真;;从约定主义到相对主义——评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徐进;;论道德相对主义[J];学理论;2012年35期

7 陈真;;道德相对主义与先天道德客观主义[J];道德与文明;2014年01期

8 聂文军;;道德相对主义的多重合理性、挑战与续思[J];道德与文明;2014年01期

9 杰哈德·泽查;张国杰;漆思;;道德相对主义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10 杰哈德·泽查;张国杰;漆思;;道德相对主义批判[J];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08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兰丽;;文化建设中的伦理视角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桂娟;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及道德共识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泽楠;道德相对主义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郭韶艳;当代道德相对主义论争[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0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40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