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现实与超越:道德不可偏废的两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7-08-10 11:17

  本文关键词:现实与超越:道德不可偏废的两个维度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现实性 超越性


【摘要】:无私、奉献、利他等无疑是道德原则,公平、公正、等价交换、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等同样也是道德原则。道德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现实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道德的两个不可分割和偏废的维度。否定道德的超越性,把道德原则仅仅局限于现实的利益和关系层面,会使道德原则因缺乏张力而软弱无力;离开现实性的基础,片面强调道德的超越性,会使大多数人难以认同和奉行,造成道德原则的虚无和无效。因此,坚持现实性和超越性统一的道德原则,既是道德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解决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根本出路。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道德 现实性 超越性
【基金】: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道德问题的需要因素及对策研究”(2014BKS01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2013-MZD-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对于社会道德问题,学界有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道德问题属于境界问题,即道德是对现实的超越,道德和物质、经济、利益、诉求没有关系,道德永远是高高在上的精神境界,因此,解决道德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境界和修养。我们可以称之为境界派或信仰派伦理。另一种则认为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孝哲;;论道德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德顺;;道德转型的足迹——对我国近30年若干伦理事件的评述[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3 吕前昌;盖立涛;;从道德自觉走向政治自觉的理性审视[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4 罗石;郭敬和;;试析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J];伦理学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方政;;论社会角色理论在大中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8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海;;论草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晶;辽宁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胜兰;洛阳商店命名的语言特征分析及其社会属性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孝哲;;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德顺;;道德转型的足迹——对我国近30年若干伦理事件的评述[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3 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4 王孝哲;;人的道德意识的来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郑信军;岑国桢;;道德敏感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6 宋广文;邢洪军;;“情”与“智”概念的相关研究及思考[J];心理学探新;2007年02期

7 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8 万俊人;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莹,南新;中国作家的道德底线[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刘卫琴;;浅析“次道德”现象[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3 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年03期

4 李正海;;不要轻易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J];科技创业;2006年07期

5 邓海建;;道德究竟离我们有多远[J];金融博览;2007年01期

6 张绪仓;;利己不损人——“经济人”的道德底线[J];理论参考;2011年05期

7 梁普;;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反思[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8 张灯;;浅论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的重建[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赵昆;;论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J];道德与文明;2014年03期

10 思小农;;道德量化法[J];东西南北;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金焕;;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韦英生;;道德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3 姚祖兴;;共产党员应具备德性、党性、先进性[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4 方新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机制建设论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方建华;;筑永和乐园 促学校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袁晓明;不要只谈“道德底线”[N];保定日报;2006年

3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陈蓉霞;怎样才能守住道德底线[N];东方早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的力量在平凉传递[N];平凉日报;2009年

5 丁寅;道德不是拯救困境的救命稻草[N];检察日报;2011年

6 李劭强;“次道德”其实就是潜规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陈天宇;“提倡高尚道德”与“保住道德底线”[N];福建日报;2011年

8 康乾;恪守“道德底线”才有食品安全[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公民道德日 拷问道德时[N];南方日报;2011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道德市场化不是社会的深渊[N];南方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观照[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彭巧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韦文荣;高科技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石冰;公众道德焦虑及其缓解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孙惠英;道德根源论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09年

6 袁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李苗;和谐道德及其当代建构[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8 刘雅超;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巍;“斯密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许晓飞;“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0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50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