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7-08-15 05:01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话语伦理 交往理性 理性共识


【摘要】: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重新确证多元条件下普遍主义道德之可能,被誉为伦理学上的"范式转换"。但在女性主义看来,其仍然沿袭了传统认知主义、普遍主义和形式主义道德哲学的基本特征,仍然包含着很多具有内在男权意味的因素。由于对道德和伦理的不适当区分、对交往理性的狭隘界定、对理性共识的预设、对各种不平等关系的轻易忽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难以真正敏于差异、关注性别,为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女性主义 话语伦理 交往理性 理性共识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研究”(J14WA53)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政治协商民主内生机理研究”(13BZZ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C913.68
【正文快照】: 作者刘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济南250353)作为对当代西方多元社会价值冲突和伦理危机的反思和回应,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求证多元条件下普遍主义道德之可能,证成“一种平等尊重和团结所有人的道德”1。为此,其道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永;;利益公开协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挑战与前景——温岭“民主恳谈”的启示[J];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2 王伟;;当代社会民主治理方式之比较研究——以美国的协商民意调查和专题实验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3 郭从伦;向志虹;;党内协商民主的概念、特征和意义[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吴小华;;村级协商民主的实践样本——基于“谢家路经验”的解读[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李鑫;;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X整合主义[J];管理学报;2015年02期

6 王强;;哲学思维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必要性分析——以哈贝马斯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为视角[J];鄂州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7 孙德海;;在理论自信中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J];东岳论丛;2015年04期

8 伍德志;;谣言、法律信任危机与认知逻辑[J];法学评论;2015年05期

9 王新生;齐艳红;;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内在演进[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10 何磊;;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建构——以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为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国军;选举民主的困境及其超越[D];南开大学;2013年

4 万平;中国公众参与预算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鲁先锋;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任明强;公共协商观念的理论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7 董晓丽;哈贝马斯政治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高瑞华;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岳成浩;民主博弈的边际约束[D];南京大学;2012年

10 蔡军迎;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研究: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和邓小平[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燕;当代中国县级地方治理中的协商对话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姚伟;协商民主视野下昆明致公党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曹媛;从单向度到多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林成文;徐复观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李娟;论福柯写作中的文学经验[D];海南大学;2014年

6 张芳芳;詹姆斯·菲什金协商民主理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雷雷;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邵伟智;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邓挺;广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式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张晓平;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协商民主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一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振华;;重估女性主义戏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莉;王秀萍;;浅谈女性主义史学的研究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邓志勇;王懋康;;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范式:理论与操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5 阮素丹;;新时期女性文学:多层女性主义的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梁工;;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7 肖巍;;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丽亚;;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9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10 韩敏;;当代国内女性主义与政治研究综述[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10 秦美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6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7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舒晋瑜;微笑的女性主义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北京科技大学 马粹;环境生态如何成为了女性主义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美]克里斯蒂娜·霍夫·索莫斯 王平 编译;误入歧途的美国当代女性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泽;女性主义技术观述评[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岩璐;女性主义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华汀汀;女性主义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乃源;论女性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平等与差异[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漫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莹莹;从权力/身体看福柯与女性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8 尚蕊;女性主义和理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田;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探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6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76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