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哲学的社会之维——马克思与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一个共同点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27 23:03

  本文关键词:道德哲学的社会之维——马克思与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一个共同点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麦金太尔 道德哲学 道德的社会性 生存论


【摘要】: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都体现出明显的社会维度,他们都坚持道德的社会性,并对现代性社会展开道德批判。尽管"社会"成为马克思与麦金太尔把握道德理论时共享的维度,但"社会"在他们那里的地位、内涵、作用等并不相同。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性的社会实体,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的体现,体现马克思思考道德问题的方法论。与马克思不同,麦金太尔语境中的"社会"只是作为道德背景性存在,而不具备马克思社会观的多重维度和丰富内涵,他的现代性道德批判隐含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及回归传统的道德乡愁情结。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可见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社会维度背后的终极动力是人的生存问题,最终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具体、现实的人出发理解社会,同时在社会关系中把握道德的真谛,社会成为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个体本质的形式,马克思道德哲学也由此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特质。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 麦金太尔 道德哲学 道德的社会性 生存论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度研究项目“‘中国梦’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2014SJB013)
【分类号】:B82-02
【正文快照】: 麦金太尔与马克思的关系是学术史上存在争议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强调道德理论的社会维度是两者的一个共同点,他们的道德理论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学印记。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为我们开放出道德社会学的维度[1]2,他们根据唯物史观建立起的道德理论,“是社会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述刚;黎庶乐;;麦金太尔对实践与德性关系的阐释及其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秦越存;;麦金太尔美德思想的新进展[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3 龚群;邢雁欣;;麦金太尔的德性观[J];天府新论;2009年06期

4 李霞;;麦金太尔的美德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言亮;;国内麦金太尔思想研究现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张亚丽;;浅析麦金太尔德性之实践[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2期

7 马雪影;;浅析希腊传统德性的内在分裂——兼论麦金太尔的德性复兴[J];哲学动态;2012年06期

8 董祥勇;;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9 马克.C.墨菲;胡传顺;郭沙;;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J];书城;2013年11期

10 杜晶;;麦金太尔美德概念的建构及其启示[J];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永翔;;麦金太尔的泛亚里士多德主义谬误——以分析荷马史诗的αρετη观念为例[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洋;走近笑星麦金太尔[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张言亮;麦金太尔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李公明(艺术评论者,,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我的2003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学家”书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2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李娜;批判与追寻[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蕊;重述的历史和历史地叙述[D];华侨大学;2012年

2 江彤彤;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孙艾娣;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高兴臣;麦金太尔的德性论评介[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张亚丽;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文静;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徐妃妃;麦金太尔美德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9 张言亮;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6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46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