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品质与伦理规范的统一
本文关键词:论道德品质与伦理规范的统一
【摘要】:本文从道德品质与伦理规范的动态发展关系以及道德品质的知、情、意结构入手,分析品德培育的各种方式,提出品德培育是一种生活化的实践过程,并指出道德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在对特定情景判断的基础上,原则的范导与情景的处理之间是相容和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团委;
【关键词】: 道德品质 伦理规范 核心价值观
【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GY2012036)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科技水平、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们在不断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物质的占有欲望也越来越大,甚至陷入物欲泥潭而不可自拔,个性在物质追求中获得极大张扬,个体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传统的“己所不欲,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湘荷;底线道德的坚守与行善道德的高扬[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珍;;论杜威道德观对中学德育课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汪琳;;《男人立正》:道德层面的人道主义关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贺宾;;走向对话交往的现代伦理生成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4 胡晓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成本和价值选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范伟伟;;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的差异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孔令十;;论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平台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7 周楚汉;论文章哲学[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徐生梅;金维才;;教师幸福意蕴的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林;;义利·德性·成人——从“义利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观及理想人格的确立[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10 王淑芹;;诚信缘何存在[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炯;儒家视域中的修身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9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修云;当代大学生责任观培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聂增;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弛;高校新教师职业幸福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洁;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塑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遂;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冠明;道德语言之于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玉琛;普世价值的理性诉求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魏国栋;梁启超《新民说》中“义务”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尧新瑜;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2 陈桂生;也谈“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耀农;文艺与道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琼玉;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1期
3 曾耀农;文艺与道德[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何俊峻;试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钱广荣;;刍议“次道德”和“亚道德”及其合理性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范召全;;伦理与道德之间——以“道理”说文为视角[J];伦理学研究;2008年01期
8 李凡夫;;革命的道德观[J];江淮学刊;1963年06期
9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讨论[J];哲学研究;1964年01期
10 沈静;爱因斯坦的道德品质修养[J];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2 旅美资深战略顾问 袁晓明;“自由经济腐蚀道德品质吗?”[N];东方早报;2008年
3 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陈晓峰;道德风险:中国企业家的生死存亡线[N];华夏时报;2011年
4 ;道德建设,长者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之光照耀心灵[N];浙江日报;2013年
6 ;迈向小康社会的道德“标尺”[N];北京日报;2003年
7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8 ;抓住有利契机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版编辑 文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尚红军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董得春 市工商局副局长 王福庆 北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冀晓东 团市委书记 李变芬 殷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新海 市文明办副主任 申志平 市妇联副主席 徐凤霞 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富生 市广播电视局助理调研员 杨保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安阳[N];安阳日报;2006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恺钧;《周易》管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胜;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D];中南大学;2005年
2 潘建红;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樊惠萍;新时期军人基本道德品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诗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峰;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年
7 谢彦波;论道德越轨与学生的道德生长[D];西南大学;2006年
8 郑光才;论道德回报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志广;道德原型观的调查及其内隐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严泽群;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4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