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生命伦理学审视

发布时间:2017-08-28 15:19

  本文关键词:中国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生命伦理学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安乐死 合法化 生命伦理 尊严 道德风险


【摘要】: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问题可知,一方面,安乐死合法化基本符合生命伦理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又是对人生命尊严与人格尊严的重要保障,因而可以获得伦理辩护;另一方面,受我国现实社会条件所限,安乐死又有潜在的社会道德风险,存在着被滥用和因外在压力而"自愿安乐死"的可能。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使社会保障体制趋于完善、社会差距趋于缩小、预防滥用的措施趋于完备,安乐死合法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才真正符合生命伦理的精神和原则。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安乐死 合法化 生命伦理 尊严 道德风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的尊严在生命伦理学中的理论地位及社会应用”(11BZX074)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Euthanasia”一词最早由日本人翻译成“安乐死”,根据牛津英汉大辞典的解释:“Eutha-nasia,from Greek,from eu(well)+thanatos(death)”[1],即“无痛苦死亡”。按照邱仁宗的定义:“指有意引致一个人的死亡作为提供他的医疗的一部分”[2]。医学上的“安乐”包含了三层意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小兰;李晶;;中国虐待老人问题现状及原因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朱琳;沐林林;;医学生尊严、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赵红;郭淑新;王义芳;;高校知识女性的道德困惑及道德自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于璐;;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由分趋合浅议[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崔微;;关于康德对道德合理性论证的阐释[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8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韩凤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贺宾;;走向对话交往的现代伦理生成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绪宗刚;;公共健康与公民自由:张力与平衡——建立在美国公共卫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谢维楚;;试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祁雪瑞;;生态文明的哲思与践行[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10 何得梅;;浅析体校运动训练的“人本化”管理[A];《体育科研》2009年第3期(总第115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胜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凌纪霞;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李赢;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审视[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敏杰;美国学者对虐待老年人问题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张颖新;张静平;;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李超;虐待老人问题的跨文化研究[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4 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人口研究;2008年04期

5 伍小兰;;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和政策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年04期

6 师艳荣;;日本老人受虐待问题分析[J];社会工作;2012年01期

7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洋;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令银;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J];医学与哲学;2002年05期

2 ;第三次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在台湾中坜市举行[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3 坂本百大,龙革;迈向新的“全球生命伦理学”[J];世界哲学;2002年05期

4 ;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2004年1月5-7日于北京举行[J];医学与哲学;2004年01期

5 ;生命伦理学在世界各地[J];医学与哲学;2004年03期

6 范瑞平;如何建立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述评[J];医学与哲学;2004年10期

7 邱仁宗;第八次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在中国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4年12期

8 王云岭;200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5年09期

9 聂精保,林莉.安德森,曾丽达 ,颜青山;从医学伦理学到生命伦理学——新西兰生命伦理学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之二[J];医学与哲学;2005年11期

10 ;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J];医学与哲学;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瑞鹏;易恒;钟林;周剑;李永宁;;第三届中法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2 ;中国生命伦理学代表团访问荷兰[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韩丹;;第二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综述[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4 ;英汉生命伦理学译释词汇[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5 娄瑞雪;;尊重自主与生命伦理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邵艳军;杨学举;;在高校教学中开设生命伦理学公开课的应时性与重要性[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秦敬民;秦东华;;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认识与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陈化;;儒家伦理:中国语境下原则主义困境之出路——兼谈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构建[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疆域[N];学习时报;2005年

2 肖巍;人口层面的生命伦理学研究[N];学习时报;2010年

3 韩跃红;尊重生命[N];光明日报;2005年

4 徐敏;生命伦理学为科研“护航”[N];解放日报;2004年

5 记者 朱广菁;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探讨构建公正与健康社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肖巍;生命伦理学教育受到国际关注[N];学习时报;2006年

7 华中科技大学 焦洪涛 伍春艳;亚洲生命伦理学研究现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记者陈静;中国生命伦理学要有本土文化底蕴的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记者 曹继军;陈竺院士等呼吁:加强生命伦理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生命伦理学为医学技术研究护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薇;生命伦理学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土丽艳;中美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蒙霞;论生命伦理学视野中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4年

4 芦蓉晖;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的行为控制伦理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沫含;中国生命伦理学构建中的文化融合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姜贵;克隆人与生命伦理学的双向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7 曹秀娟;身体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8 廖淋森;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死亡尊严[D];辽宁医学院;2012年

9 LU XUEFEI;自由个体主义还是儒家家庭主义:从医学问题看生命伦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刘利;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48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48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