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道德教育的使命与良心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08-30 09:02

  本文关键词:论道德教育的使命与良心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道德教育 使命 良心 内生路径


【摘要】:道德教育是传播道德知识、培养道德素质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实现社会道德建设最终目的的一种基本方法,所承担的使命是传释道德、培育良心。其中,传释道德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使命,培育良心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使命。良心是个人在道德方面的总体性心理反应机制,是个人所有理性和非理性的道德意识的集成物,具有直觉性、自律性和道义性的特点。良心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有无强弱之差异,这一状况源自个人后天的社会阅历和所受教育的程度,因而良心基本上是个人后天社会化的结果。道德教育培育个人良心,需了解良心在个人那里的五条内生路径,即自然的类道德倾向、种族文化遗传在个人身上刻下的道德文化密码、个人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体味、宗教信仰和人生信仰的驱动、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于人的必要性和意义。其中,除人际关系状况是教育者所无法掌控的之外,其余路径则都是道德教育可资利用的。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教育 道德教育 使命 良心 内生路径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社会管理者进行社会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由自己认定、建构的社会主流道德被大众广泛接受且身体力行。道德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也是任何道德推行者在推行道德时首先要用到的方法。显然,如果人们连道德推行者所推行的道德是什么、有哪些要求都不知道,也就根本谈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肖霞;贾爽爽;;论我国农村社会公正氛围的塑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郭淑新;;慧远的“因果报应”论新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陈新平;;消息源匿名的道德冲突与化解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薇;;公益型非政府组织行为的伦理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肖立斌;;道德信仰及其特点[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宋新雅;;“德福矛盾”问题的解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买买提吐尔逊·巴拉提;;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建设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1期

9 李寿初;;超越“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本体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武玉林;对道德权威的再认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姜裕富;;论公务员忠诚义务与行政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恒力;;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推进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芝叶;文成伟;;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科技伦理观探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庞俊来;;技术与伦理的和谐与悖结[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高兴;;由创意产业引发的责任伦理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子淮;人学视野中的信息异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谌明举;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学荣;信息高速传递对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金箴,林炜;试论道德教育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杨建荣;试论艺术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吴潜涛;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5 梅萍;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陈炳水;道德教育应坚持人性原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房秀全;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兰军,周宗明;关于道德的道德教育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梁昱庆;高屋建瓴 视角独到——《道德教育论纲》评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齐心;论写作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东;;略谈红色旅游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萍;;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华中;;浅谈学校与家庭联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李国君;张树立;李彤辉;;运用传统美德故事进行道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6 王晶;;和谐社会语境下道德教育的困顿与克服[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8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米世雄;;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尝试[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10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2 孙智;全社会都来关注道德教育[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3 王勤;道德教育要直面现实生活[N];浙江日报;2001年

4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5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刘余莉;呼唤道德教育[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重庆万州百安移民小学 张朝全;道德教育如何应对时代风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西藏大学 王丽萍;西藏要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记者 李小龙;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创新思维[N];商洛日报;2013年

10 范士龙;从观念灌输到价值澄清的道德教育实践观转向[N];吉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亭智(Tran DinhTri);佛教道德教育与越南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清;中职学校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夏明堂;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专业能力”缺失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金玲;高中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索军明;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艳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彪;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菲;大学生生活与道德教育[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光辉;中西道德教育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758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58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