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观视角”到“客观视角”——论内格尔利他主义的可能性
本文关键词:从“主观视角”到“客观视角”——论内格尔利他主义的可能性
更多相关文章: 托马斯·内格尔 利他主义 主观理由与客观理由
【摘要】:"利他主义的可能性"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托马斯·内格尔认为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利他的行为如何能够成为我行动的理由?"他认为这取决于人们对"自我观念"的认识,即"自我仅仅作为在世界中同样真实的他人之中的一员而存在。"因此人们必然会通过"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来看待世界和他人,而两种视角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与利他的行动理由直接相关。内格尔认为我们必然会受到一些道德原则的影响,或没有完全的自由去做一个不道德的人。这是因为"主观视角"下的"审慎"反对当下行为的优先性,"客观视角"下的利他主义可以消除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的痛苦。本文意在探讨如何把一个人的"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相融合,以及为利他主义提供一种可能性的阐释。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托马斯·内格尔 利他主义 主观理由与客观理由
【分类号】:B82-06
【正文快照】: “正如人们对思想有理性的要求,对行为同样有理性的要求,利他主义就是行为的理性要求之一。”1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生物学领域都曾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解答。在哲学领域中,对“利他主义的可能性”这一问题,通常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进路进行研究。一种方式是以休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T.内格尔 ,万俊人;利他主义:直觉的问题[J];世界哲学;2005年03期
3 季小江;;经济利他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向度之一[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李柏洲;;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2期
5 史砚湄;陈东勇;;理性和非理性的经济利他主义[J];学术论坛;2007年11期
6 李柏洲;;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J];学术交流;2008年01期
7 高宪芹;;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J];黑河学刊;2010年01期
8 张红梅;;对利他主义的哲学思考[J];沧桑;2010年12期
9 王志芳;张汉静;;索伯心理利他主义探讨[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金木;女性与利他主义[J];道德与文明;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宗佑;胡昌亚;;华人企业仁慈领导的前置因素:主管利他主义与知觉部属忠诚的效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洪帆;;利他主义: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科学[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练洪洋;“伪利他主义”比“精致利己主义”更可怕[N];广州日报;2012年
2 奇云;人类有利他主义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刘鹤玲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利他主义何以存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周竟 黄小希 双瑞;“利他主义”为支点撬动创业之路[N];科技日报;2013年
5 田学科;人类的利他行为与基因有关[N];科技日报;2005年
6 李庆梅(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点[N];甘肃日报;2006年
7 肖知兴;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价值观(一)[N];证券日报;2005年
8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董映璧;低级的生物 高尚的精神[N];科技日报;2003年
9 王悠然 编译;大众存在“被玷污的利他主义”偏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常绍舜;道德建设应注意层次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贞贞;资源理论视角下的利他主义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速继明;经济利他主义与理性经济人教条的现实困境[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3 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浩威;基于利他主义稀缺下的封闭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5 王桑园;论道德基础的两种利他主义进路[D];吉林大学;2015年
6 童愈亮;内格尔论利他主义之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1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7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