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伦理念的普世意义及其现代调适——略论现代儒门学者对五伦观念的捍卫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人伦理念的普世意义及其现代调适——略论现代儒门学者对五伦观念的捍卫与重构
【摘要】:现代之前,历代儒者都非常重视人伦的价值,都从人禽之辨、夷夏之辨、文明与野蛮之辨三个层次来理解人伦的意义。现代以来,部分思想比较清醒、立场比较坚定的儒门学者也强调人伦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接纳现代自由观念而对人伦进行现代性重构。在此思路上的两个要点是:一方面,在现代调适过程中,人伦中的支配性因素不应当因为接纳现代自由观念而被完全放弃;另一方面,孝有统摄五伦的意义,所以人伦的现代性重构仍将以孝为核心,而中华文明也能够被合理地概括为一种"孝的文明"。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人伦 普世价值 支配性因素 孝的文明
【分类号】:B82-02
【正文快照】: 历代儒者都非常重视人伦,因为人伦实关乎儒教的核心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人伦理念在儒教教义中的重要地位。首先,儒教经典是在人与禽兽之辨的层次上来刻画人伦理念的重要性的。《仪礼·丧服传》云:“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文明;;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J];读书;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健;;论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的“尴尬”处境[J];贵州文史丛刊;2015年02期
2 许兆康;;珠江水系先秦史浅析[J];客家文博;2015年01期
3 孙少华;;文学史观的局限性与经典文本的复杂性[J];求是学刊;2014年05期
4 夏静;;编年批评史的意涵与理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户新竹;;试论晚清以来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文教资料;2014年14期
6 钟海北;;楚士阶层壮大原因与时代影响——兼论楚国人才观[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7 张深溪;罗福惠;;相反相成:陈寅恪对立统一的历史文化观发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陈峗;;“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关于商周宗法的讨论——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4年11期
9 杨传庆;;盖棺不变此心丹——清遗民华世奎诗歌略论[J];新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展云;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2 马海龙;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石任之;清末民初的诗史与心史[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韦芳芳;离异与回归—梁济与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文化[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田;晚清江西学政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78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8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