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娱乐化的伦理视域
发布时间:2017-09-07 00:06
本文关键词:传媒娱乐化的伦理视域
更多相关文章: 传媒伦理 传媒娱乐化 伦理失范 成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层面已经获得了根本性保障。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于是,人们开始向往高品质的生活,其中尤其是对娱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媒充分发挥了其新闻敏感性,开始将注意力聚焦于受众的娱乐需求上。因此,传媒娱乐化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人们利用娱乐把生活装扮的丰富多彩,并在娱乐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传媒的“双轨制”体制改革,在放松对传媒限制的同时,也使媒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传媒盲目的把赚取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纯粹的满足受众浅层次的感官需求,忽视了媒介娱乐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失范问题。 本论文希望将新闻传播学与哲学、伦理学结合起来,分析传媒娱乐化过程中伦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为解决传媒娱乐化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行业规范和价值原则,使传媒在为人们提供精神娱乐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传媒伦理 传媒娱乐化 伦理失范 成因及解决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言9-12
- 1、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2、国内外研究现状10
- 3、研究方法10-11
- 4、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1-12
- 第一章 传媒与传媒伦理12-16
- 1.1 传媒的发展历程12-13
- 1.1.1 传媒简介12
- 1.1.2 传媒自由12-13
- 1.1.3 传媒责任13
- 1.2 传媒伦理13-16
- 1.2.1 传媒伦理的界定13-14
- 1.2.2 传媒伦理责任的理论依据14
- 1.2.3 传媒伦理责任的表现14-16
- 第二章 传媒娱乐与传媒娱乐化16-21
- 2.1 娱乐16-17
- 2.1.1 娱乐的含义16
- 2.1.2 娱乐的本质16-17
- 2.2 传媒娱乐17-19
- 2.2.1 传媒娱乐产生的背景17
- 2.2.2 传媒娱乐的内涵17-18
- 2.2.3 传媒娱乐的作用18-19
- 2.3 传媒娱乐化19-21
- 2.3.1 传媒娱乐化的产生背景19-20
- 2.3.2 传媒娱乐化的含义20-21
- 第三章 传媒娱乐化过程中伦理失范的表现21-33
- 3.1 严肃新闻娱乐化的表现21-23
- 3.1.1 重大新闻的娱乐化21-22
- 3.1.2 对重要政策的调侃22-23
- 3.2 传媒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误导23-27
- 3.2.1 滥造明星导致青少年的盲目崇拜24-25
- 3.2.2 传媒娱乐化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频发25-26
- 3.2.3 传媒娱乐化导致青少年对三俗风气的认可26-27
- 3.3 传媒娱乐化对社会道德底线的践踏27-33
- 3.3.1 传媒娱乐化导致人文关怀的弱化28-30
- 3.3.2 传媒娱乐化导致对弱势群体的歧视30-31
- 3.3.3 传媒娱乐化导致个人隐私权的破坏31-33
- 第四章 传媒娱乐化过程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33-37
- 4.1 传媒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33-34
- 4.2 享乐主义盛行下,受众过分关注感官享乐34-35
- 4.3 社会变革过程中,人的价值观的扭曲35-36
- 4.4 传媒的自律体系尚未完善,他律体系尚未健全36-37
- 第五章 传媒娱乐化过程中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37-44
- 5.1 加强媒介自律,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37-39
- 5.1.1 提高传媒从业人员道德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37-38
- 5.1.2 提高媒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38
- 5.1.3 提高“把关人”质量38-39
- 5.2 充分发挥他律的积极作用,遏制传媒伦理问题的产生39-41
- 5.2.1 国家加强对传媒的道德调控,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9-40
- 5.2.2 制定传媒行业规范,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媒体环境40
- 5.2.3 提高受众审美情趣,加强受众监督40-41
- 5.3 遵守社会道德底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41-44
- 5.3.1 坚持无害原则41-42
- 5.3.2 坚持善良、适度原则42-43
- 5.3.3 坚持责任、正义原则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强;泛娱乐化时代 ——读《娱乐至死》[J];博览群书;2005年01期
2 谭诚训;;社会道德底线与媒体的道德责任[J];当代传播;2007年01期
3 高庆;;对“照片门”事件的深度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4期
4 龙耘 ,张国良;电视剧中电视暴力的扫描与分析[J];电视研究;2003年08期
5 李文杰;衣学勇;;娱乐的概念及发展动因[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6 时统宇;;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3期
7 梅琼林;;大众传播娱乐化现象及其负面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仲t,
本文编号:80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0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