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道德范围扩展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有关道德范围扩展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于人的劳动创造和智慧探索之勇气。道德的扩展是有关道德对象的界定而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自然存在物内在价值的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受到了来自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质疑,人类以外的一切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道德亦然。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道德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除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因此,人是唯一具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物种,也只有人这类物种才具有道德。站在这种立场上来看待道德的有关原则,必定是与人的利益相关的,表现在其原则的制定和选择上,是一切以满足和实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2 汪树东;;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畸异人物[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戴庆锋;;社会学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5 王妍;;现代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6 韩冬梅;;可持续发展:一场价值观的革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林兵,赵玲;理解环境意识的真实内涵——一种哲学维度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8 王素娟;;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马腾;;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田芳;;试论绿色科技的发展理念及其影响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桂红;陈兵;;GATT/WTO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定位与展望——结合《多哈宣言》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 张修玉;许振成;胡习邦;赵晓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陈志强;王萍;;现代化发展史的批判性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4 张建军;;塔里木河下游流域生态移民现状、困境及发展路径的探析[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5 张燕;;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司开玲;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淑英;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刘毅;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及其路径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7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朱波;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关雁春;生态主义的“红色”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何秀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钢铁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夏yN;试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雅娜;资源依托型企业生态建设与法律规制问题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尹小明;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巍然;基于循环经济的江浙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与生态主义课程理论的协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康华;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俊锋;生态批评视域下鲁滨逊形象的审视与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艾明珠;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负效应的生态哲学解读[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惠媛;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海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合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秀艳;崔子修;;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述评[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魏伟;;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智慧——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姜世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刍见[J];学理论;2008年18期
7 陶爱萍;吴建平;;和谐观视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薛立刚;;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郭哲;;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孟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立刚;“非人类中心主义”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永华;生态危机中的觉醒—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5 辛峰;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玉洁;非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贺娟;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D];河南大学;2008年
9 段涛;由非人类中心主义引发我对《窗子、海象》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姣;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6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3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