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从信念伦理学谈起
本文关键词:论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从信念伦理学谈起
【摘要】:阿多诺曾把康德的道德哲学视作信念伦理学,并对之展开了批判。他的批判直指康德道德哲学的两个理论前提,即理性是目的自身、理性存在者是"本真的自我"。阿多诺一方面指出理性并非目的自身,并试图解决它与感性自然的矛盾,从而消解道德哲学在理论上面临的行为难题;另一方面强调在错误的社会中没有正确的生活,并试图嫁接社会批判与道德哲学,从而希望道德哲学的诉求能够被真正实现。不过,由于阿多诺没有注意到信念伦理学"强"与"弱"的差别,因而他的"强的信念伦理学"的判定存在不足。尽管如此,阿多诺的批判还是击中了康德道德哲学的要害,并提供了这样的启示:若要真正过上正确的生活,既不能夸大抽象自由的重要性,也不能放弃对权力统治的批判。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信念伦理学 形式理性 定言命令 本真的自我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根据M.韦伯对信念伦理学的界定,阿多诺曾把康德的道德哲学判定为信念伦理学,并对之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对阿多诺的这种批判进行分析,不但有助于反思规范主义伦理学的不足,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否定的道德哲学”。当然,阿多诺的批判是否完全合理,康德的道德哲学能否被视作M.韦伯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涛;;全球化市场经济社会中道德哲学之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田海平;;走向“伦理思维”的道德哲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珏;;后现代视阈中伦理谋划的道德哲学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4 彭定光;时代道德哲学的根本问题[J];求索;1998年03期
5 董群;;宗教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
6 周濂;;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兼论道德哲学的理论限度[J];世界哲学;2008年02期
7 周琛;;老龄关怀的道德哲学基础[J];伦理学研究;2013年03期
8 倪愫襄;当代道德哲学的未来发展管窥[J];哲学动态;1996年12期
9 张耀南;张东荪道德哲学之基本观点[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王则柯;汗颜读丁丁──经济学的道德哲学新潮[J];开放时代;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怀宏;;道德哲学的可能性与限度[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詹世友;;一种道德哲学叙事:我们如何追寻正义[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一辑)[C];2011年
4 崔宜明;;道德哲学之重建——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伦理变革[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5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张玉琛;;道德哲学视阈下的科技进步及其伦理困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马庆;;对“正当优先于善”的分析[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8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雷红霞;;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2 林淼;必须从道德哲学上寻求答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范仄(书评人);“主体”权利化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中外校长、教育专家谈本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萌萌;马克思道德哲学进路及价值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2 胡娟;“依赖性”对道德哲学的启示[D];东南大学;2006年
3 陈多旭;戴震道德哲学评析[D];安徽大学;2004年
4 刘兰芝;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德炎;康德道德哲学浅探[D];吉林大学;2012年
6 莫凡;论陆贾的道德哲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张文胜;论康德的道德哲学及其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夏文;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义务”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念飞;追求善的起源[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5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