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与友善
本文关键词:团结与友善
【摘要】:团结问题是当代伦理学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社会成员因为有共享的价值、共同的利益和共通的情感而凝结在一起,形成社会团结的局面。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普遍竞争和社会冷漠的现象,维系社会成员的精神的、物质的和情感的纽带有松散的危险,需要"友善"的加固。友善是一种以对方为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待人如己的道德要求,还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情感。在一个普遍友善的社会里,社会成员之间才有更广泛的价值认同、更普遍的利益共享和更持久的情感互通。在这个意义上,友善是社会团结的内在的道德维度。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团结 友善 价值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法治建设的道德困境与出路问题研究”(10BZX0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阶段成果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团结问题是当代伦理学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罗蒂、德里达等很多哲学家们都在关注“团结”的问题。团结问题的理论聚焦,来源于人类社会对普遍团结的迫切需要。其一,当代人类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人类已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环境污染、核子危险以及各种自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H.G.伽达默尔;友谊与团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伯清;;没有激情的时代?——读赫希曼的《激情与利益》[J];社会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蔚,邓少海;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从程序共识谈起[J];岭南学刊;2005年02期
2 黄文红;周海春;;当代伦理学教育的三个误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汤;黄文红;周海春;;当代伦理学教育的三个误区[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11期
4 赵勤,罗蔚;浅析当代伦理学的新理论:关怀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5 牛俊美;;当代伦理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形态特质[J];伦理学研究;2010年03期
6 司马欢;当代伦理学的历史命运[J];哲学研究;1994年05期
7 龚天平;实践的人:中国当代伦理学的逻辑起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何建华;经济正义:当代伦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J];伦理学研究;2005年04期
9 王建佳;;经济正义:当代伦理学面临的新课题[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甘绍平;;当代伦理学前沿探索中的人权边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当代伦理学面临的新课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本文编号:863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6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