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两个舆论场: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定向与价值认同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凝聚两个舆论场: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定向与价值认同机制研究
【摘要】:社会主体通过凝聚两个舆论场,在环境上模塑治理的外部条件,而在两个舆论场内部,诉求、利益等因素在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博弈,耗损着价值认同的程度与深度。如果在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认同之前加入伦理定向因素,认同就会按照利益、制度和价值等自身的层级与逻辑运行,就会成为主体的一种自愿行为。此时即可有效降解两个舆论场之间由诸因素博弈带来的损耗,又可增进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交集,进而实现舆论场、伦理定向、认同等三重维度之间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 安徽阜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舆论场 农民工 伦理定向 价值认同
【基金】: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凝聚两个舆论场: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定向与价值认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SK2015006) 团中央立项课题“长尾理论视角下团学活动中‘边缘人’现象治理分析”(项目编号:2015LX16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F323.6
【正文快照】: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90后”,人数约为1亿,以“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为主要特征。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者,为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由于制度、文化、个体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淑芳;;公众对抗式解读官方舆论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传播;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李焕永;;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周韶梅;;消费行为的道德调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王芳;;自我实现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高克智;王辉;;会计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向俊杰;;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历与其对村委会满意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9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0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2 于海;价值观的多元化与道德教育的多层次——从中国改革和世界文化演变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菜鸟浪浪;;中国舆论场的信心在回调[J];晚报文萃;2013年01期
2 吴柳林;;大跃进时期舆论场的形成及原因分析[J];今传媒;2011年01期
3 刘贤;;舆论场概念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文学教育(上);2013年12期
4 胡泽;刘轶;;国际舆论场上的对话与较量[J];对外传播;2014年05期
5 李晓峰;赵清;;理性开放应对新媒体舆论场[J];中国西部;2013年33期
6 刘贤;;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网络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文学教育(上);2014年03期
7 杨华;;强化主流媒体定力 创新语态表达方式——从《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看国家电视台如何同时面对两个舆论场[J];电视研究;2014年04期
8 闻笛;;远航现代舆论场——读李从军同志《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有感[J];博览群书;2014年07期
9 李杨;;《决策》栏目对“舆论场”的借鉴[J];电视研究;2005年09期
10 曾振华;;红色文化创意与传播的价值认同与舆论场构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微博舆论场要素——基于“小悦悦事件”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赵伟;;悲喜交加的微博舆论场——一种综述的视角[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梦寒;打通两大舆论场的思考[N];甘肃日报;2012年
2 山西日报政法部 赵向南;政府媒体合力打通两个舆论场[N];山西日报;2014年
3 刘桂茂 赵一兵;舆论引导能力: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于祥华;公共舆论场:因开放而向理性回归[N];佛山日报;2011年
5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打通“两个舆论场”[N];东方早报;2011年
6 四川省绵阳市委宣传部 杨维兵;打通主流与民间两个“舆论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毛晓刚;舆论场不能让人真假莫辨[N];北京日报;2011年
8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志斌;构建优良县域舆论场[N];光明日报;2011年
9 于洋;提升网络舆论场的“短板”[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周廷勇;增加官民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乙;网络舆论场模型应用及路径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2 樊瑾瑜;“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错位发展及传播互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贾华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民间舆论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春芳;基于沟通两个舆论场的政府官方微博运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平亦凡;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分析[D];山西大学;2013年
6 姜艺萍;简析当下社会的两个舆论场[D];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
7 贺淼;互联网舆论场的细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悦;传统媒体介入微博后对中国舆论场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9 毛雯钰;社会转型期两大舆论场的生态治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顾颖;场域理论视阈下解读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博弈[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79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7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