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刑罚执行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2:50

  本文关键词:刑罚执行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教育 刑罚执行 合道德


【摘要】:道德教育问题是伦理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刑罚执行中的犯罪人员曾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在整个人类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主要行为规范,共同对社会发挥着调节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体现着明显的互补性特征,这又进一步决定了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在目的与原则上的一致性。育人是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的共同目的,“让人成为人”则是两者共同的终极目标。本文从教育对象、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的特点,进而发现了刑罚执行中的道德教育力量薄弱、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教育模式落后及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传统刑罚执行理念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罪犯间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刑罚执行中警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薄弱等等。立足当前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现实,本文认为可以尝试从道德教育的内容重建、模式创新、文化重塑和主体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消解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问题,帮助罪犯回归合道德生活,提升社会整体文明水平。
【关键词】:道德教育 刑罚执行 合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一、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的相关性10-16
  • (一)道德与法的互补性10-12
  • 1.法是道德的权力支柱10-11
  • 2.道德是法的精神支柱11
  • 3.道德和法可以互相转化11-12
  • (二)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的一致性12-16
  • 1.育人是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的共同目的12-13
  • 2.“让人成为人”是刑罚执行与道德教育共同的终极目标13-14
  • 3.刑罚执行原则与道德教育原则相互渗透14-16
  • 二、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的特点和意义16-22
  • (一)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的特点16-19
  • 1.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对象的特点16-17
  • 2.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主体的特点17-18
  • 3.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环境的特点18-19
  • (二)道德教育在刑罚执行中的意义19-22
  • 1.有利于消除犯罪思想,实现刑罚执行目的19-20
  • 2.有利于彰显“德治”理念,为刑罚执行提供有力支撑20
  • 3.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监狱文化,营造良好的刑罚执行内环境20-22
  • 三、当前我国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2-29
  • (一)当前我国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22-25
  • 1.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力量相对薄弱22-23
  • 2.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23-24
  • 3.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方式相对落后24
  • 4.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效果不甚明显24-25
  • (二)当前我国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25-29
  • 1.传统刑罚执行理念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25-26
  • 2.罪犯间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26-27
  • 3.刑罚执行中警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27-28
  • 4.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薄弱28-29
  • 四、消解当前我国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29-40
  • (一)完善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内容,回归道德生活29-32
  • 1.完善以改恶从善为内容导向的入监教育29-30
  • 2.完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30-31
  • 3.融汇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31-32
  • (二)创新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32-36
  • 1.构建“合道德”的道德课堂教育模式32-34
  • 2.构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34
  • 3.建立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34-35
  • 4.建立安全高效的道德教育现代化模式35-36
  • (三)拓展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方式,消解监狱亚文化的消极影响36-38
  • 1.进行分类教育,避免亚文化思想交叉感染36
  • 2.强化“一区一品”,营造健康主流文化36-37
  • 3.搭建心理矫治平台,及时消解心理疾病和问题37
  • 4.科学规范狱政管理,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37-38
  • (四)提升刑罚执行中的警察素质,发挥道德感召力量38-40
  • 1.公正执法:树立警察的道德形象38
  • 2.敬业奉献:树立警察的职业形象38-39
  • 3.乐观向上:展现警察的人格魅力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艳玲;;罪犯教育社会化实践拓展[J];中国司法;2006年07期

2 王利荣;论行刑教育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张国敏;;论教育改造的非惩罚性——兼与周雨臣教授商榷[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朱飞;;道德教育目的的道德性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卫华;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理论的反思与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艳明;服刑人员思想教育工作探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9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79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