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探索与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种种行为举措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控制在适度范围,以人类能力维护自身生命和社会有机体有序健康持续发展。这个定义与现有各种定义相比较,在其基点与视野、内涵与外延上,均有不同特点。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只宜从其内涵的基本向度来定,而不宜从其外延的其他向度去定其位。应当把生态文明定位于物质文明类型的一个重要层次。物质文明类型应包括物质生产文明、物质生活文明、物质生态文明,这都属于人类在探索与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项要求就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所在。物质文明类型内部三个层次之间就是一种互存互动的关系。物质文明类型是物质性的硬实力,精神文明类型是精神性的软实力,制度文明类型是制度性的中介力。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三大基本文明类型与"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六位一体"的制度改革全面布局是不矛盾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物质文明 “六位一体”
【基金】:湖北大学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研究项目“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前提探索与整体构建”(540-075031)资助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生态文明内涵与外延的探讨,可视为探讨生态文明方方面面问题的起点,这无疑应从既规定内涵又包含外延的定义说起。当前很多学者探讨生态文明问题不太注重厘定内涵,由此导致言说生态文明其余问题时总是有欠学理逻辑之感。在探讨内涵的学者中,其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建平;《生态文明论》:对现代文明转型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2 孙冀红;刘经伟;;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初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谢光前,王杏玲;生态文明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齐金池,高志忠,熊晓霞;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邹爱兵;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8年05期
6 肖祥;谭培文;;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发展伦理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李淑文;生态文明道德观与可持续发展[J];东岳论丛;1999年04期
8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2013年01期
9 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10 余谋昌;;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风;;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年
2 王伟华邋汪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N];天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薜倩;用历史理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薛俊清;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N];吉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泽梅;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川;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消费伦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于欣;系统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东北大学;2011年
4 李琏;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芮志m,
本文编号:914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1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