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摘要】:环境伦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入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伦理问题及责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实施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 问题 责任 对策
【分类号】:X22;B82-058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人口、资源等问题日渐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而环境伦理作为一种新型思想、观念,在协调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坚持环境伦理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雍红月,李松林;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徐嵩龄;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从“生态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到“制度转型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芬;;国外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胡孝权;走出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困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刘文晋;;景观生态规划中的生命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4 李志刚;;环境伦理与干旱区人居环境发展——以河西走廊为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3期
5 陈泉生;林龙宗;;环境时代法学“生态人”模式初探[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6 陈泉生;林龙宗;;论环境时代法学生态人模式的建构[J];东南学术;2012年01期
7 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8 吴绍洪;戴尔阜;郑度;杨勤业;;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群体责任[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9 汪波;甄志禄;;我国各地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年02期
10 柳金平;龚超;;中国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环境评价——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慧芳;;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全国第18届旅游地学年会暨广西贺州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敏;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进路[D];吉林大学;2008年
4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素芬;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汤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祥伟;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罗丕;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人权视域下的环境权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阎道宏;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郝杰;论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燕亮;从自然追问到生态反思[D];兰州大学;2011年
5 黄渭珍;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韦莉;基于RS和GI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继伟;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孟甜;公民环境责任及其法律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霍洪宝;环境法的伦理基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段洪波;论环境权的伦理基础[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嵩龄;产权化是环境管理网链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万能的、自发的、独立的——简评《从相克到相生:经济与环保共生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徐嵩龄;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前途[J];科技导报;1997年01期
3 张宏培,杨大成;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省区区位优势的多层次的主成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5期
4 江莹;天津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1期
5 赵英,张甲珩;主成分分析法在内蒙古自治区乡镇企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4期
6 乔峰,姚俭;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发展动态描绘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02期
7 唐林俊,杨虎;因子分析法在区县经济综合指标评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05期
8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研究论纲[J];学术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云江;论环境伦理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支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刘莉;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刘娟;环境伦理在中国[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6期
4 盛国军,张浩;环境伦理与科学发展观[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刘莲英;论环境伦理道德及其修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7期
6 郑度;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好人类家园——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5年01期
7 刘丽莉,陆根法,高学武,刘文英,姜冬梅;消费领域中的环境伦理探讨[J];生态经济;2005年04期
8 杨桦;赫丽萍;;环境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国聘;;对生态美的体验是践行旅游环境伦理的情感基础[J];环境教育;2006年11期
10 田文富;;现代环境伦理的时代意蕴及其价值观创新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建福;姬敬山;;环境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韩孝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穆;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 陈磊 游雪晴;希望环境伦理成为治疗“环境顽疾”新药[N];科技日报;2006年
3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4 庄穆;环境伦理: 一个全新的伦理课题庄穆[N];福建日报;2005年
5 余谋昌;环境伦理在科教领域的实践[N];福建日报;2005年
6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7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石油大学 周文书;企业的环境伦理[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穆土;构建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燕;中国古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格广民;环境伦理与科技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洪丹;环境伦理的制度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徐文明;环境伦理论域中的环境人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雪芹;池田大作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次春;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红卫;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管贝贝;对农药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朱跃钊;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理论、实践及价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2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2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