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本文关键词: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摘要】: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是思维与意志的同一,是基于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性。公共信任与政府信任、公众信任、信任公共品以及公共信用诸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既属于公共信任的不同侧面,同时又是对伦理普遍性与道德主体性的不同向度的诠释。培育公共信任,既有赖于私人信任的拓展,更要铸就制度信任的伦理普遍性基础,唯有如此才会实现伦理之"公"从"概念"到"理念"的转换,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预定和谐"才有生成的可能。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南昌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公共信任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意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精神培育的伦理基础研究”(15BZX1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公共信任培育的伦理基础研究”(ZX15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0400)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1402027C) 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资助项目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多元、多样及多变已构成现时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特色。其中,信任尤其是公共信任问题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正日益彰显出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效应。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领衔的伦理学团队,曾在江苏、广西与新疆三省区以“你在伦理道德方面对什么人最不满意”为主题进行过抽样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翔;;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之合理性[J];湖湘论坛;2007年04期
2 于振杰;;网络悖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塑造[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兰秀良;军;;个人道德主体性[J];哲学动态;1987年06期
4 兰秀良;;个人道德主体性沉思[J];学术月刊;1987年02期
5 陈孝尉;;试论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12期
6 韩东屏;;略论个人道德创造与道德进化[J];广州研究;1988年02期
7 于华江;;试探道德主体性及其特征——读康德《实践理性批判》[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8 李果仁;;道德主体性研究近况[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06期
9 文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04期
10 吴灿新;略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机制[J];哲学研究;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晓杰;;农民教育布尔乔亚——卢梭与农民的现代道德主体性[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温小林;;严复中西道德比较与整合观[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王泽应;谈谈尊严[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祥;澹泊论[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楠楠;个体性道德是否可能[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银红;道德规范教育与人的道德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冀艳丽;莎夫茨伯利的道德情感论[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2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3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