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近十年中国公民精神海外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7-10-02 00:23

  本文关键词:近十年中国公民精神海外研究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公民精神 儒家思想 多领域 不平衡性 发展走向


【摘要】:公民精神具有公民主体性和公共性两个特性,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是中国公民精神整个研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为中国公民和公民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必要条件;儒家思想尽管与现代文化之间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其对现代公民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绝无裨益的;在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中国公民精神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趋势;国家主导下的中国公民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发展较快,而政治权利发展滞后,表现出与西方经典公民理论不同的特点;中国公民精神的未来走向,是扩大公民政治权利和培养世界公民意识。但是,海外研究存在着否定中国政治制度等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中国公民精神 儒家思想 多领域 不平衡性 发展走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Z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YJA710035) 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金项目(16SSL046/AE89630)
【分类号】:B822.1;D621.5
【正文快照】: 公民精神显然是与公民内涵的理解和公民行为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毫无疑问,公民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现代的意义上,其狭义或者传统的理解是:具有政治国家成员资格的社会个体,既拥有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又需要履行对他人和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广义的公民内涵,则突破传统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达明;;“公民精神”与“公权清明”的一次完美表演[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9年08期

2 李丽华;;公民精神的培育与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实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关晓丽;刘威;;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中国公私观转型视界中的公民精神培育[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4 ;志愿者:中国公民精神的成长[J];东西南北;2008年07期

5 严洁凡;;试述《公共行政的精神》——兼论《公共行政的精神》在我国实践的可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高力克;五四伦理革命与公民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7 普沙岭;;敢举报却不敢领奖[J];晚报文萃;2013年1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公民精神”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2 贾西津;慈善观与公民精神[N];联合日报;2011年

3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动车事故后,公民精神更应“常态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公民精神[N];解放日报;2008年

5 童大焕;抗击“非典”凝聚青年公民精神[N];海峡时报;2003年

6 李克杰;“民间立法”增多彰显公民精神[N];检察日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 支振锋 傅达林 胡健 刘武俊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回望2009,中国正在成长的公民精神[N];法制日报;2010年

8 安隅;审慎对待公共权力是公民责任的担当[N];检察日报;2010年

9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 马丽娟;积极培育公民精神[N];宁夏日报;2014年

10 杨维立;培育学生的公民精神不能止于“模拟”[N];法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镇镇;公民精神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永泰;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政府责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王茜;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公民精神培育互动机制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3 于一凡;公民精神视角下的微博客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基础、内容与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庆英;网络论坛中的公民精神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程东亮;昆明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李昕;公共领域建构中的公民精神重塑[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子龙;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何杰;双因素理论视域中的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探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6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56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