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伦理的现代文化阐释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伦理的现代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伦理 文化阐释 伦理传承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伦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伦理主要源于人们对自身自然的深层认知和在民族宗教影响下对自然的人化,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未来传承中应注意由传统的道德规约向现代宏观价值认知方面拓展,并把生态伦理的传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作者单位】: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伦理 文化阐释 伦理传承
【基金】:2013年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立项青年项目“人类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研究”(QN2013009) 201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青年项目“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QN2014076) 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实证研究”(2014Y478)成果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伦理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构筑文化传承的框架的重要构件。从文化分析的视角可以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与自身、社会及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客观联系,具有一定的生态和伦理价值,也反映了生态伦理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2期
2 阮利民;柏林;唐宝盛;;近二十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述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2008年09期
4 胡伟;程亚萍;;体育伦理视野下的我国《体育法》修订[J];体育科学;2013年07期
5 郭春玲;;论体育精神与法的精神[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胡绍皆;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宗教;2004年12期
7 傅华;论生态伦理的本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黄翠新;论生态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书纪;;和谐世界视域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向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李小兰;田海燕;贾俊杰;;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对身心健康锻炼的镜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孟玉英;;现代科技的伦理学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李志刚;;环境伦理与干旱区人居环境发展——以河西走廊为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3期
6 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7 汪瑞霞;赵世平;;生态城市系统中的宗教场所规划设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8 董燕燕;;关于生态补偿与生态正义[J];改革与开放;2010年14期
9 王捧军;郝丽艳;;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1年03期
10 杨艳红;赵宝椿;;近几年我国客家体育研究现状评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剑;马建华;;SARS爆发流行的环境伦理学思考[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传宝;;生态伦理的困境及规避途径[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周琦;;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伦理与伦理对策[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杨健太;谢智学;;榆中县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恩;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4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仇蕾;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宋延巍;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乔丽;矿区生态文明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炜;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精神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刘伟杰;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福珍;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伦理观思考[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中玉;潍坊风筝运动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书纪;论社会转型中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敏;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向度[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家林;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何小红;水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帆;民俗体育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代代;民族民间体育教学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庞振洲;杭州市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王世洲;;关于体育法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翟国范,张林学;西方体育哲学之道德嬗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刘福森;;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钟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6 刘少英,田祖国,吴永海,陆晨;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韩玉姬;王洪s,
本文编号:982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8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