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特质与借鉴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06 11:22
本文关键词: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特质与借鉴价值
【摘要】: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身处的社会一方面正处变革的黄金期,整个欧洲处于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各方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的进步不断向人类的传统价值理念发起攻击,而且经济的飞速发展诱使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和破坏,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善,社会失范现象严重。基于这样的社会现状,涂尔干怀抱着救世的赤子之心,试图寻找用于社会整合的新力量,并得出了救世良方——以职业伦理来拯救濒临解体的社会。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道德领域内,旧的道德规范逐渐失去效力,而新的道德规范正处在生成与完善的过程中,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工业原料堂而皇之地成为了食品添加剂,官员在普通百姓眼中成为了金钱和权力的公仆,会计人员成为了做假账的专家……我们现在面临的这种社会道德缺失的情境和涂尔干当年遇到的问题十分相似,因此在当下研究涂尔干思想能够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现象提供丰富的理论想象力,其职业伦理思想对于我国的职业伦理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借用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视角,通过对其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以及当前中国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际的相通性,进而探寻立足于我国国情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提出了借鉴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对当前我国实现社会团结意义非凡;第二部分对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进行梳理,提炼出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特质;第三部分对当代中国借鉴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进行了前提性分析,论证了涂尔干主义的实用性以及中国借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从教育育人、法律维护、组织建设三个层面来探寻中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涂尔干 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2.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12
- (一) 问题的提出8-10
- (二) 相关文献综述10-11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1、研究思路11
- 2、研究方法11-12
- 一、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特质12-22
- (一) 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源起12-17
- 1、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形成的依据12-15
- 2、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逻辑体系15-17
- (二) 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17-20
- 1、职业伦理是集体意识的体现18
- 2、职业伦理的核心是公共精神18-19
- 3、职业伦理是宗教的理性替代物19-20
- (三) 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特质20-22
- 1、职业伦理的规范性20
- 2、职业伦理的特殊性20-21
- 3、职业伦理的依赖性21-22
- 二、当代中国借鉴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前提性分析22-34
- (一) 涂尔干主义的实践成果22-23
- (二) 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23-24
- (三) 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借鉴条件24-25
- (四)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25-30
- 1、诚信不足:商业领域的职业道德缺失26-27
- 2、尸位素餐: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27-28
- 3、行风不正:医生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28-29
- 4、触及底线:新闻领域的职业道德缺失29-30
- (五)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30-34
- 1、现代化发展对职业伦理的负面影响30-31
- 2、法律制度监管不力31-32
- 3、职业道德建设理论的自身不足32-34
- 三、涂尔干职业伦理观对当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34-43
- (一) 教育培育:注重学校职业道德教育34-37
- 1、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34-35
- 2、完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35-37
- (二) 以法辅德: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37-40
- 1、法律是道德“看得见的符号”37-38
- 2、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38-40
- (三) 法团整合:加强职业共同体内部建设40-43
- 1、完善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40-41
- 2、完善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具体措施41-43
- 结语43-44
- 注释44-46
- 参考文献46-47
- 后记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瑛;;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J];社会;2008年02期
2 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3 汪和建;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982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8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