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柳公绰家礼及《柳氏家训》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东柳公绰家礼及《柳氏家训》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柳氏家礼的价值、《柳氏家训》编撰的背景和目的、《柳氏家训》的内容、柳氏家礼的特征。正因秉承严明的家礼和清廉的家风,使得唐初默默无名的河东柳氏家族跃为"乃士流之最也",门风不坠。
【作者单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柳氏家训》 家礼 文化传承
【基金】:江苏省2014年度“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号:14SWA-031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制度的共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形态发生很性。家庭制度具有约束成员的作用。传统家族的人口规模、经济活大变化,随着离开故土原籍的情况日益普遍,士族阶层经济政治的动、运作方式、生活观念、社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贾志刚;;《唐魏系墓志》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徐日辉;;以渤海国申遗为契机强势牡丹江旅游经济[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甘娜;陈其兵;罗承德;;具象景观在寺庙(观)园林中的应用[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郑晨寅;;黄道周奏疏用《易》研究[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黄大宏;;重写视角下的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论[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克生;;家礼与家族整合:明代东山葛氏的个案分析[J];求是学刊;2009年02期
2 赵克生;;修书、刻图与观礼: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J];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3 赵克生;;修书、刻图与观礼: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J];文史知识;2010年05期
4 王立军;宋代的民间家礼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5 刘欣;;宋代“家礼”——文化整合的一个范式[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美华;;承古、远古与变古适今:唐宋时期的家礼演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王志跃;;推崇与抵制:明代不遵循《朱子家礼》现象之探研[J];求是学刊;2013年05期
8 陈来;朱子《家礼》真伪考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漂亮的结婚礼物[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0年05期
10 靳惠;;《朱子家礼》广为流传之原因考析[J];大家;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卜五;;朱熹《家礼》影响台湾婚礼习俗举隅[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焕章;王丽;;家礼不能不叙——引导子女尊老爱幼[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震;朱子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巅峰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夏体雷;不能再让制造冤案者逍遥法外[N];工人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振宇;《家礼》源流编年辑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翟瑞芳;宋代家礼的立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吉军;论儒教的家礼生活[D];华侨大学;2012年
3 陈一秀;中国传统家礼的家庭德育价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卫民;《家礼》朝鲜化与朝鲜王朝的中华观[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陆睿;中国传统家礼文献叙录[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7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8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