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8: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责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突发性群体事件 责任 利益诉求 危机管理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时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并恶化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必将受到阻碍。伴随经济发展而愈发凸显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近几年,突发性群体事件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问题,正呈现“易发”、“多发”等趋势,发生规模越来越大,对各级政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破坏力度逐步加强。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突发性群体事件之所以不断发生,正是由于人们的利益追求意识和利益表达方式均得不到满足,无奈之下采取的过激行为。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与理想目标不同,地方政府在在管理人民利益诉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如何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以地方政府提高责任意识为思想要求,采取一切手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好社会的稳定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的研究框架从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状着手,借助责任政府、危机管理、社会冲突等理论了解政府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责任化缺失表现和原因,提出贯彻执行好责任型政府的相关工作,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突发性群体事件 责任 利益诉求 危机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基础14-25
  • 2.1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14-15
  • 2.1.1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概念14-15
  • 2.1.2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15
  • 2.2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基本类别15-17
  • 2.2.1 按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实现目标分类15-17
  • 2.2.2 按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社会对象分类17
  • 2.3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17-19
  • 2.3.1 参与主体多元化17
  • 2.3.2 利益趋向化17-18
  • 2.3.3 诱因多样化18
  • 2.3.4 冲击广泛化18
  • 2.3.5 行为偏激化18-19
  • 2.4 理论基础19-25
  • 2.4.1 从责任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19-20
  • 2.4.2 从危机管理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20-23
  • 2.4.3 从社会冲突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23-25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状分析25-31
  • 3.1 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状分析25-26
  • 3.2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责任缺位的表现26-28
  • 3.2.1 预警机制不健全26
  • 3.2.2 潜在危险估计不足26-27
  • 3.2.3 政府信息不公开27-28
  • 3.2.4 责任追究不到位28
  • 3.3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责任缺位的原因28-31
  • 3.3.1 官本位思想28-29
  • 3.3.2 问责机制不健全29
  • 3.3.3 危机责任意识淡薄29-30
  • 3.3.4 错误的政绩观30-31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国外借鉴分析31-35
  • 4.1 美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31-32
  • 4.2 日本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32-33
  • 4.3 国外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对我国的启示33-35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优化策略35-45
  • 5.1 政府目标构建——构建以服务性为主导的责任政府35-36
  • 5.2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责任化选择36-45
  • 5.2.1 内部建设36-40
  • 5.2.2 外部沟通40-45
  • 结论与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海若;;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的政府角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邹慧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J];行政论坛;2010年05期

3 郑风田;刘杰;;从群体性意见到群体性事件:一个观念的澄清——基于贵州瓮安、湖北石首、河北威县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05期

4 杜英;杨静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郭志全;;民间组织在群体性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旭东;;群体性事件深度剖析[J];党政论坛;2009年01期

7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杨修菊;;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预防——以池州6·26事件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柴海瑞;;社会转型期群体事件透视[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金建萍;;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政府治理创新[J];行政与法;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鹏;我国地方政府对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吴飞;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治中非政府组织参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刘超;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与公信力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7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7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