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未成年人通关走私犯罪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17-11-02 01:07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通关走私犯罪问题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毒品通关走私 信任阻断


【摘要】:青少年涉毒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唆使或暗中利用未成年人携带毒品通关,达到走私毒品的目的。在毒品通关走私过程中,犯罪分子为了能够掌控孩童的行为,通常会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方式是由知情的成年人带领孩童过关。另一种方式是让孩童跟随不知情成年人过关,而知情人在暗中监视以达到掌控孩童行为的目的。从人性根源着手,利用通关环节中的信任阻断型执法措施遏制此类犯罪,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以期能控制类似案件的发生规模。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青少年 毒品通关走私 信任阻断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青少年涉毒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有观点认为“只要能控制和预防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则整个毒品违法犯罪的发案率就会大为下降。”【‘l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的涉毒犯罪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含义界定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又天,李永升;青少年吸毒的防范措施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年03期

2 马淑芬;青少年犯罪心理因素的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陈延庆;遏制青少年犯罪的新思路──关于聊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罗敏;论儿童及青少年的暴力行为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5期

5 程东峰;青少年责任意识形成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李本华;罗红;;青少年轻生:现状与思索[J];好家长;2003年03期

7 赵姗姗;;浅析影响当前青少年职业理想的因素[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阳柳青;韩振华;;论动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9 叶金珠;;浅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效用[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10 崔丽娟;赵鑫;吴明证;徐爱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霞;张威岩;;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刘彦红;赵成正;赵傮;安玉泉;;青少年毒品问题文献分析[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金碧华;;对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孙果;;西安市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孟庆东;雷雳;马利艳;;青少年依恋、社会支持与其网恋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韩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青少年网络危机及其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马娟子;;青少年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玲;董常青;;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梁志娟;;我们的“两个世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杰;审视“追星”热[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苏颂兴;关于“代沟”产生的不同见解[N];解放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静;中学生家庭亲子冲突状况与其家长父母意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筱宇;青少年娱乐参与方式的消费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额尔敦毕力格;电视媒体对蒙古族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建华;当代青少年亲情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汤莉莉;青少年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取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蔚;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及其综合预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莺;武汉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学调查及其功能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英;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汤达双;在校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问题探析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秀丽;网吧中游戏的魅力[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9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9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