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主体的行动逻辑及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2:32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主体的行动逻辑及防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 行为逻辑 防控
【摘要】:三十多年以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均GDP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四百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超过6100美元。然而,长期的“重经济、轻政治”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社会充斥着不满的声音,造成群体性事件在各地相继爆发,也因此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 近几年来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也不乏对其形成机理有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的学术成果。但是,忽略参与其中的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和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各自的独特性,而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并进行粗线条的解释,其研究成果必然难以指导实践。 本文将在群体性事件的演化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单独列举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对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之后,以此为起点,分析该群体的行为逻辑,提出能说明其行为逻辑的解释框架,深入分析解释框架中涉及的社会背景、负面社会心理、群体效应等变量。并在这个解释框架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建议,以求能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系,使之更好的指导实践。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 行为逻辑 防控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6
- 1.1 背景和意义7-9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7-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9-14
- 1.2.1 国外理论介绍9-10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0-13
- 1.2.3 总结和评价13-14
- 1.3 研究主要框架和研究方法14
- 1.4 创新和不足14-16
- 1.4.1 本文的创新点14-15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5-16
- 第2章 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概述16-20
- 2.1 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群体的含义以及特征16-19
- 2.1.1 与核心事件呈无直接利益关系16-17
- 2.1.2 群体的偶合性与异质性17
- 2.1.3 以愤怒为动员基础17-18
- 2.1.4 行为容易失控18-19
- 2.2 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危害19-20
- 2.2.1 增加了演化为恶性群体性事件的概率19
- 2.2.2 延长群体性事件持续时间,增加治理成本19-20
- 第3章 群体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行为逻辑分析20-34
- 3.1 行为逻辑的解释框架20-21
- 3.2 相关变量分析21-34
- 3.2.1 当前社会背景21-25
- 3.2.2 群体负面社会心理25-29
- 3.2.3 群体效应29-34
- 第4章 群体性事件中对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行为的防控措施34-41
- 4.1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及时公布权威信息34-36
- 4.2 大力扶植社区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建设36-37
- 4.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37-38
- 4.4 及时疏散聚集状态下的非直接利益相关群体38-4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2 黄,
本文编号:112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