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中数学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2:06

  本文关键词: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中数学模型研究 出处:《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盲取证技术 光照方向 边缘检测算子 相机标定 投影矩阵 数学模型


【摘要】: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是指对数字图像在没有进行事先预处理的情况下,实现数字图像的真伪鉴别。与以数字水印技术为代表的图像主动取证技术相比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通过分析图像固有的数字特征来检测图像的真实性,成为当前应用数学和信息安全交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在详细探讨了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热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无限光源模式下基于光照方向不一致的图像篡改取证技术,通过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取证模型。同时从相机标定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相机内部参数不一致的图像取证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力法。本文所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在早期将光照方向估计问题引入到图像盲取证技术中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图像边缘检测算子,克服了手动查找图像中物体边缘的困难,实现了待取证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准确定位、边缘拟合和数据分析,最终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基于光照方向不一致的图像篡改取证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KKT条件求得了光照方向的精确解,通过还原待取证图像中不同物体在各自拍摄场景中的光照方向,将光照方向的不一致性作为图像篡改取证的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该取证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扩展性。 2.研究了相机成像模型中基于相机参数不一致的图像盲取证方法。首先,从待取证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几何形状出发,建立了一个新的从单一数字图像中求解投影矩阵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相机拍摄的真实图像,通过相机标定的方法,得到了相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进一步提高标定结果的精度,并应用相机标定技术为模型的求解提供了优良的迭代初始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91.41;D9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芳;闫光荣;雷毅;;基于样件数字图像的工件三维重建框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03期

2 刘艳梅,董再励,孙茂相,毛艳娥;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定位系统[J];机器人;2003年05期

3 张曦;黄亮;徐洋;郭冬霄;;基于MATLAB中calibration toolbox的相机标定应用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14期

4 王丹丹;臧怀刚;;基于分割的图像识别系统设计[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8年05期

5 李春霞;;一种基于射影变换不变性的相机标定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0期

6 傅瀛;王永芳;廖小僮;张兆杨;;相机标定中的角点检测和标定的接口程序设计[J];电视技术;2011年05期

7 王凯;;确定CCD相机标定点个数的方法[J];光机电信息;2011年06期

8 李会军,吴涓,刘威,宋爱国;单自由度遥操作系统的虚拟现实环境建模研究[J];测控技术;2005年02期

9 周超;康泽;初从颖;郝祥峰;;基于相机标定的直线距离测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14期

10 张贞子,罗兵;机器人视觉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高波;金炜;;中子数字图像散射抑制算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2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3 张飞;;相机标定方法综述[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红军;张立周;张玉铭;程一松;胡春胜;;应用数字图像进行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中图像分析方法的研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薛雷;李维朝;孙强;王媛媛;冶小平;黄鑫;;基于数字图像像素单元建立准三维FLAC~(3D)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张明秋;王合军;聂丽;;用信息隐藏技术解决数字图像传输安全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文杰;胡瑞林;王艳萍;;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8 许辉;陈章侠;;基于Hilbert曲线的数字图像置乱算法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张希顺;刘安生;邵贝羚;孙丽虹;孙继光;胡广勇;陈朝庆;;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的研制和改进[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逊;;信息隐藏技术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黎;人类可通过思维操纵数字图像[N];科技日报;2010年

2 洪崇恩;敦煌壁画制成数字图像[N];文汇报;2004年

3 郭鸿;独具慧眼的诺基亚7250[N];国际商报;2003年

4 王曜卿;数字图像管家婆——藏画(GAZO)[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记者王朝霞;中美合作研制敦煌数字图像档案[N];甘肃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李冰峰;我市企业瞄上伦敦“奥运蛋糕”[N];金华日报;2009年

7 ;清晰数码从 DigitaIDNA 开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特约通讯员 李常明 郭强;毕笃彦学成回国显身手[N];解放军报;2000年

9 北晚;彩电即将全面换代[N];华北电力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徐蓉 实习生 何婷;数字技术 能否重塑家电强省梦[N];湖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利用成像引入特征的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海鹏;数字图像真伪鉴别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军;基于DSP的高速公路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鑫;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王俊文;数字图像内容篡改盲取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石媛媛;基于数字图像的水稻氮磷钾营养诊断与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魏为民;基于Fourier谱分析的数字图像被动取证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袁炳祥;发展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中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9 王建宇;基于图象的虚拟环境生成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安玲玲;数字图像无损信息隐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颖达;数字图像合成篡改盲鉴别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静;基于集成学习技术的数字图像自动修复理论与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解辉;电抗器数字图像批量处理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慧娟;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缺损照片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耿桂华;数字图像混沌加密算法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6 邵中华;X射线焊缝数字图像的缺陷提取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杨旭东;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压缩与数字图像安全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8 刘小鹏;基于光照图像的实体几何建模方法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9 李士恩;基于数字图像的绒毛分类识别技术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陈隆;基于网络的嵌入式数字图像通信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26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26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