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现代化和犯罪问题的哲学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08:53

  本文选题:现代化 切入点:犯罪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摘要】:转型时期的现代化与犯罪问题的研究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 ,应从多角度进行研究。用哲学范式的研究主要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发展与代价的框架下进行讨论。犯罪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代价与现代化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我们对待现代化中的犯罪问题要有正确的代价观 ,保持一个理性的心态。
[Abstract]:Study on the problem of modernization and crim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from multi angle research. With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philosophy is the main framework of this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st under discussion. The crime is a kind of cost of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required we treat the problem of crime in the modernization to have the correct view of the cost, to maintain a rational attitud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智;;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2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王晓杰;汪继福;;休闲研究:理论溯源与现实思考[J];求索;2007年10期

4 刘方;;论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陶人;城市化背景下的家庭与青少年犯罪[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陈慧平;;论农村青年妇女的发展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蕾;;科研创新的哲学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4期

8 梁永怀;;论公益诉讼[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6期

10 张风帆;李东松;;循环经济的生态哲学意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宗光;;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胡振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林芳;戴永翔;;马克思主义执政成本观初探[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谢维俭;;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7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8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唐正东;;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文忠;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双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张晓刚;产权的社会化选择与公有制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姜志强;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吴宁;论社会历史发展中非理性的作用[D];武汉大学;1996年

9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高元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功满;工会维权:民工权益保护的一种重要路径[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晶;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鲁俊渝;资产证券化对投资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陈开敏;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汝秀;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7 方云;罚金执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刘建惠;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于恬;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德菊;网络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松;范式转换规律与当代哲学革命[J];理论探讨;1999年02期

2 高飞乐;百年历程:哲学的价值论转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3 周朝东;可持续发展与跨世纪领导者的思维转型[J];唯实;1999年10期

4 路云辉;2000年我国哲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1年13期

5 余谋昌;可持续发展观与哲学范式的转换[J];新视野;2001年04期

6 宫志刚;现代化和犯罪问题的哲学范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王西华;全球化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国家安全哲学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5期

8 罗晓梅;哲学范式转移和党的实践能力的飞跃——试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范式从军事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对中国共产党革命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意义[J];探索;2004年06期

9 刘建成;;政治哲学的范式转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马毅;;尼采形而上学的意义生存论哲学范式[J];理论探讨;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费多益;后现代语境:科学哲学何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檀传宝;旁观者清[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黄勇;余谋昌:生态引领未来空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韩东晖;“西方哲学研究方法暨苗力田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5 刘啸霆;应当开展哲学社会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6 方世南 肖玲 王正平 余谋昌 王自力 王国聘;全球攻略:21世纪的环境保护[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贾红莲;回到史料:意义与限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余治平;中国哲学:发展中生成与历史中呈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朱志方;走向当代中国的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康宁 李晓玲;给传播学插上翅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艳涛;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苏令银;深生态学:理论及其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旭辉;可持续发展观与哲学范式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志军;当代中国证据法学研究范式论[D];河北大学;2005年

6 史冬冬;他山之石[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09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09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