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对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状况及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04 13:16

  本文选题:刑事科学技术 切入点:现状 出处:《祖国》2017年08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刑事科技在我国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的刑事科技起步相对比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我国近代司法发展的重要需求,有必要对我国刑事科技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反思,以确保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状况及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great contribution has been made to the human society, and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shown a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in our country.But China's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rt relatively late,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still have a lot of shortcomings.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important needs of modern judi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our country's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 in order to ensure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thought to our country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防大队团河校区;
【分类号】:D9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运梁;;“权力—学科”规训下刑事法学科的产生、嬗变及其整合——以“权力—学科—知识”理论考察刑法知识形态的尝试[J];刑事法评论;2007年01期

2 褚福民;;刑事法治的理想与立法的局限 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之综述与反思[J];中外法学;2007年02期

3 张新枫;;大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J];中国刑事警察;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明川;;对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状况及发展的思考[J];祖国;2017年08期

2 郑旭江;;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系的透析和检视[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3 严征;;试论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5年05期

4 白文祥;张瑞光;;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J];法制博览;2015年02期

5 朱景坤;;“学科”范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10期

6 吴玲;;中美刑事司法学科比较研究:以教师特征分析为例[J];理论观察;2014年06期

7 王晓辉;;论刑事程序对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隐性修正与重整——以“犯罪认定一体化”与“相对化”为视角的解读[J];政治与法律;2014年03期

8 杨郁娟;;论打击犯罪新机制的构建[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J];中国法学;2006年05期

2 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J];中国法学;2006年05期

3 孙厚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完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孙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践意义及其理论基础[J];人民检察;2006年17期

6 杨兴培;;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J];法学;2006年08期

7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8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德恩;叶新发;;交叉询问的价值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洪江;;刑事和解应缓行[J];中国检察官;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幼鸣,林少菊,欧三任;刑事科学技术教学中校内实训环节的改革[J];公安教育;2004年09期

2 罗亚平;论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建设[J];公安教育;2004年12期

3 程宏斌;关于加强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思考[J];求实;2004年S2期

4 蒋正康;与时俱进 加快内江市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进程[J];内江科技;2004年06期

5 杨金才;;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卷);2005年01期

6 ;“全国刑事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教育论坛”在京召开[J];公安教育;2006年12期

7 谢滨键;;论刑事科学技术示范实验室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蔡艺生;;论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9 汤永利;;全力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跨越式发展[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5期

10 ;全国刑事科学技术执法规范化教官培训班在北京开班[J];公安教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荣炳;温桂兰;蔡秀成;陈光荣;李湘铭;;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2 杨瑞琴;赵永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手印残留物中氨基酸的研究[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天心;我省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巨大[N];黑龙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欧军;我市首次召开公安刑事科学技术会[N];乐山日报;2007年

3 郑武平;全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召开[N];福建日报;2007年

4 于磊邋朱虎;我市8个刑事科学技术室通过公安部等级评定验收[N];淄博日报;2008年

5 记者 闵政 实习记者 杜持龙;全国刑事科学技术执法规范化教官培训圆满结束[N];人民公安报;2011年

6 记者 郭志平 通讯员 张晓云;晋城依靠刑事科学技术提升破案水平[N];山西法制报;2014年

7 杨利;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建设迈上新台阶[N];承德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刚;大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提高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N];人民公安报;2006年

9 苏银海;为实战提供技术支撑[N];人民公安报;2007年

10 杨树华 施晓焰;云南:将加大刑事技术人员的破案奖励“份额”[N];人民公安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成;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内部管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2 曹海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磊;刑事证据领域科技强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0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10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