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逃税行为的治理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偷逃税 + 税收公平 ; 参考:《企业经济》2005年03期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一个理性的纳税人偷逃税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偷逃税的社会根源,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ax evasion by a rational taxpayer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expounds the social root of tax eva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作者单位】: 南海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D91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苹丽;;税务筹划基本方法及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年10期
2 孙志亮,杨焕玲;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年06期
3 孙志亮,杨焕玲,陈秀芝;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问题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双华;平衡预算归宿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付伯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赵杰;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孙婧麟;论税收中性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窦魁;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仝玲;地区间所得税税负差异与生产要素流动的相关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陈斌;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单一税改革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4 李新民;重庆市宏观税收负担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5 韩岚岚;我国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李文生;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7 胡卫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对策[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有问必答[J];乡镇论坛;1990年10期
2 ;深圳信息[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4年01期
3 秋塘;这匹“马”千万放不得[J];福建税务;1994年11期
4 李鸣 ,庐阳;税检1994:第二热门话题[J];检察风云;1994年11期
5 纪川;“打专”里手高永昌[J];检察风云;1994年11期
6 刘向东;李某擅自决定免税是否构成偷税共犯?[J];法学;1995年05期
7 冰宾;中国,,开始向逃税者动真格[J];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09期
8 余兆禄;我国税法的刚性亟待强化[J];福建税务;1996年09期
9 邱小兵;本刊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举行税法宣传座谈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J];法律与生活;1996年06期
10 钱振中;“三五”普法应突出税收法制教育[J];税务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璧茹;;浅论“不做假账”[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2 洪伟;;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A];中共紫阳县委党校毕业生优秀论文选论文集[C];2004年
3 刘娜;;浅析纳税人偷税行为的原因及治理措施[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刘绪东;周道生;;浅谈房地产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永清 胡兴国;税务稽查助会计法监督[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董磊;预防和打击偷税犯罪的措施[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邹国金;市场竞争凸显税收筹划的地位[N];中国税务报;2000年
4 李强 燕良 军平;浅议房地产业税收流失的成因[N];中国税务报;2000年
5 刘木生;税务稽查应增强办案意识[N];中国税务报;2000年
6 仇勇 袁宏章;乡镇房地产升温 税收有漏洞该堵[N];中国税务报;2000年
7 记者 周玉华 通讯员 陈鹤鲲、何广成;大厂国税局创出“两级稽查一体化”新模式[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8 欣画;偷逃税罚款比例将提高[N];河南日报;2000年
9 蔡光华 李明爱;空车配货站问题不少[N];检察日报;2000年
10 李春忠;关务公开“三部曲”[N];经济参考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莹;税收流失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2 陈峻;税收大赦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谢晋川;税务警察制度的比较与借鉴[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良金;中国新一轮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D];安徽大学;2005年
5 卜艳;我国房地产税收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和治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苏子微;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刘涛;税收遵从理论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张红英;论我国税收流失及其治理[D];东北大学;2005年
9 宋旭光;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莹;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5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5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