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宋代监司对宋代法律文明建设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5-21 16:40

  本文选题:宋代 + 监司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宋代监司包括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它们是路、州、县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最高层,处于中央与地方连接点的特殊位置。监司官员在对地方监管过程中,广泛参与司法事务,在立法、司法、法律宣传和教育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宋代法律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监司向中央奏报在地方司法审判、监察中发现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宋朝法典的缺陷,完善法律体系。特别是在宋代各阶层普遍重视法律、重视证据的时代背景下,监司官员在司法检验领域作出一系列的创新成就,创立《检验格目》、尸检《正背人形图》等新规范,撰写出了《洗冤集录》这样世界最早的科学严谨的法医学著作,涌现出了宋慈、郑兴裔这样著名的司法官员,为宋代的法律制度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法制高峰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Abstract]:The Song Dynasty supervision department includes the transshipment department, the prison department and the Changping department. They are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the road, state and county, and are located in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connection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 supervision, the officials of the Department of Supervision participated in the judicial affairs extensively,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legislation, justice, leg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civiliz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local judicial trial and supervision are helpful to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of the Song Dynasty code and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ng Dynasty when all classe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law and evidence, the officials of the department of supervision made a series of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judicial examination, and created the new norms, such as "inspection grid", "autopsy" and "the figure of man on the back", and so on. He wrote the first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forensic work in the world, such as the Collection of Remembrance of grieva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uch famous judicial officials as Song ci and Zheng Xingzu, It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Song Dynasty to reach the peak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feudal society in China, and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基金】: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宋代法律文明研究》(08JJD820172)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宋代地方政府行政成本问题的历史考察研究》(10CZS014)
【分类号】:D929;D919;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玉英;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初探[J];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周梅;浅议荀子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郑颖慧,谢志强;略论宋代法官审判活动之法律责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8 林磊;;商法历史发展的中西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李青;从《大明律》对东亚的影响看其历史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10 田东奎;习惯、礼与中国法的起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昊;;辛弃疾与朱熹[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琴丽;五代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3 宋桂兰;刑事自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龙威;金代法律的渊源及其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陈春霞;张孝祥思想及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莉;宋代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7 周益;论宋代文官制度充分发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邹流芳;唐代公主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郑颖慧;宋代司法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10 魏志静;北魏刑事法律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长江;中晚唐监察体制与宦官专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3 罗yN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2期

4 刘长江;中晚唐监察体制与政局[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代的“幸福”剩男:富绅争相“榜下捉婿”[J];乡村科技;2010年11期

2 朱德军;;宋代西北地区逃兵问题的历史考察——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为中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马军;;宋代的刘福也很了不起[J];文史月刊;2011年07期

4 官性根;;宋代四川地区建亭述略[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0年00期

5 郭红超;;宋代温州商业述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6 胡江川;周冬冬;肖乾祗;;宋代市舶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2期

7 陆溪;;宋代女性身体史的国内研究回顾[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4期

8 田虎;;宋代河北路地域文化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9 阳达;;门客与宋代科举文化[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10 许南海;;从宋代养生诗看宋代士人的养生[J];黑龙江史志;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4 程龙刚;;宋代四川卓筒井研究[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朱玉宝;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N];中国人事报;2001年

3 何宪景;宋代惩贪“教而后行”[N];检察日报;2001年

4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5 庄华峰;宋代长江流域的雕版印刷业[N];光明日报;2000年

6 ;汉吴郁林太守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张希清;“恩由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N];文汇报;2002年

8 闻始;《大观茶论》和宋元茶书[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9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八)[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岳毅平;宋朝缘何重商[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2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4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8 胡坤;宋代辟举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华春勇;宋代太医局医学教育诸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06年

10 代芯;宋代私人藏书楼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9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19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