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价值与事实之间——犯罪学的本体反思与范式演进
本文选题:价值 + 社会事实 ; 参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摘要】:犯罪学的本体与范式都存在着价值与事实的重要分野,在其本体反思上应当确认犯罪作为价值中立的社会事实,在其范式上应当坚持价值关联的实证嵌入。面临着转型社会挑战的中国犯罪学研究,不宜试图穷尽犯罪的终极真理,应当在扎实推进犯罪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努力为组织对于犯罪的正式反应提供理性化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关照自我的视角。
[Abstract]:There is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value and fact in the ontology and paradigm of criminology. In the reflection of its ontology, crime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 value-neutral social fact, and the empirical embedding of value correlation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its paradigm. In the face of the challenge of the transitional society, Chinese criminology research should not try to exhaust the ultimate truth of crime, but should make efforts to provide a rational platform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formal response to crime on the basis of solid promotion of crime empirical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a self-care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系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立群,吴宗宪;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犯罪学[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欣元;论赌博行为之除罪化[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王牧;论犯罪学的产生[J];人民检察;2005年07期
4 严励,李峰;犯罪学的犯罪概念何以可能——犯罪学本体理论建设的反思性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5 皮艺军;犯罪学Vs刑法学——刑法学话语霸权之终结[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张小虎;论犯罪学学科[J];犯罪研究;2000年01期
7 陈兴良;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8 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炳;;反垄断执法和解的制度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吕明;;论法律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钱磊;;网络犯罪的特点和防治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
本文编号:192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2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