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07 15:06
【摘要】: 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发明以及应用于金融系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类型。本文是关于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研究,约三万余字,共分四个部分,借鉴了犯罪学、刑法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起源、发展和趋势,以及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状况及其社会危害。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产生开始,介绍了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产生背景。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它的副产品—利用计算机犯罪。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弱点、其存储的信息具有价值性、犯罪的风险回报高、道德培养的欠缺和相关法律的缺乏都导致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产生。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除了具有其他传统型犯罪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隐蔽性强、智能性高、危害性大、地域性广等。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对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这些定义只是反映了当时的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内含,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归纳。而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其犯罪构成也不同于其他犯罪类型,笔者“述、评、论”了这方面刑法学界的各种观点,对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分别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最后笔者通过对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法律对策、技术对策、社会对策的分析,力求建立一种多维的立体对策体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发展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涵盖法律、技术和社会层面,包括立法、司法、行政、道德建设的预防和控制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对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发生。
[Abstract]:Computer crime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is a new type of crime that comes with the invention of compu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system.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financial field computer crime research, about 30,000 words,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draws lessons from the criminology, the criminal law, the sociology and the history science and so on discipline theory and the method, has probed into the finance domain computer crime orig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harm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in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ur country. Starti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 network cr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computer crime in financial field. Computer, network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have pushed the human society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but also brought about its by-product, the crime of using computer.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e weakness of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itself,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stored, and the high return on the risk of the crime. The lack of moral training and related laws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traditional crimes,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ong concealment, high intelligence, great harmfulness, wide regional and so on. At present,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no unified expression of the concept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se definitions only reflect the im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t that time, and on this basis has made their own induction. As a new type of crime, the constitution of computer crime in financial field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ypes of crime.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from four aspects: the subject,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 of the crime.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legal, technical and social countermeasures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the author tries to establish a multi-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countermeasure system. The leg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crime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level legal, techn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 including legislation, justice, administration, The countermeasure system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computer crime in the financial field be restrained fundamentally.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琛;司法实践呼唤有中国特色的刑法理论──评何秉松教授主编的《刑法教科书》[J];政法论坛;1995年04期

2 刘晓岚;略论犯罪构成的未完成形态[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赵国强;中国内地与澳门犯罪构成要素理论比较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4年06期

4 刘明祥;郭泽强;;马克昌刑法思想述要[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4期

5 曾宪文;;浅议刑法规定的“入户抢劫”[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9期

6 刘杰;;论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罪[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林安民;;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概念[J];求索;2007年07期

8 梁平;;信用卡诈骗罪 罪与非罪情形之研究[J];中国检察官;2007年11期

9 徐泽春;;转化犯立法评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米占青;;重婚罪犯罪构成之我见[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惠;褚琰;;试析重婚罪的构成[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海青;刘芳;;对转化型抢劫犯罪构成的几点理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卢希起;;刑法适用中的刑事政策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刘超捷;;论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罪——兼论《刑法修正案(六)》第4条规定之不足[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8 王蕴哲;;从犯罪构成看我国刑法对竞技体育的规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徐裕;胡伟明;;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宗森;;论犯罪主体资格[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德高 通讯员 李鸣 施春雷;奏好“三部曲”推行“四步法”[N];检察日报;2009年

2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检察院 夏秀斌 吕昊;犯罪构成决定定罪与量刑程序不应截然分开[N];检察日报;2009年

3 张晓华 樊金如;他人肇事自己顶罪骗保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3年

4 沈义 阳学智 周一志;害怕追究退还赃款不影响犯罪构成[N];检察日报;2005年

5 陈劲阳;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思潮[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庄永廉;周光权:四重角色,四种精彩[N];检察日报;2009年

7 陈兴良;定罪的四个基本规则[N];检察日报;2009年

8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 卜云国邋涂彪 朱华;以“修正的犯罪构成”补正职务犯罪的“主犯决定说”[N];检察日报;2008年

9 汪洋;以飙车方式危险驾驶的犯罪构成[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朱忠林;浅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臧冬斌;医疗事故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3 赵金成;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赵天红;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勇;犯罪构成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吴念胜;犯罪客体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赵路;当代俄罗斯犯罪认定理论基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卢林;公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童伟华;犯罪客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范德安;非法经营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品;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漆昌国;合同诈骗罪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笑音;论犯罪构成体系视野中的排除违法性事由[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赵德新;网络犯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高庆;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飞雁;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成宝;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张凤海;单位犯罪概念与构成若干问题新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郭小华;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滕建杰;智力犯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0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170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