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外伤法医学鉴定问题的有关探讨
【作者单位】: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分类号】:D9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谭代荣,李在衡;法医学眼外伤304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9年04期
2 夏朝杰,王翠珍,郭慧珍,霍向真,秦向阳;法医学眼外伤384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健,张云桓;法医学眼外伤相关问题探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放;侯胜利;张建恒;;眼外伤致眼眶骨折2例法医学鉴定[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刘希余;谷伟;杨建义;马立军;;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J];法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3 武庆良;曹侠;;拳击性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法医学鉴定[J];刑事技术;2007年06期
4 李战成;惠娜;;眼部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60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5 夏文涛,于红卫,刘瑞珏,刘莉;眼外伤分度及其法医学鉴定[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2期
6 邓振华,肖明松,吴家櫦;85例眼外伤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7 郑传斐;刘兴本;徐晓明;张颖;;眼外伤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法医学鉴定1例[J];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8 卢秀玉;对VEP在眼外伤鉴定中的点滴认识[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9 刘东旭;王新国;王峻岭;;33例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10 乔本锐!350001,孙玲!350001,童绎;关于眼外伤法医学鉴定问题的有关探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准;;一例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姜昌明;;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附41例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徐卫生;王永平;赵广忠;;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附145例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邱宗丁;;1例眼外伤法医学鉴定分析[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长青;陈荣久;;眼外伤合并疾病的法医学鉴定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武强;张颂;石秋祥;王广杰;吉玉强;;拳击性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21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高明;;48例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白宁波;曹俊乾;;无晶体眼外伤致盲法医学鉴定1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乔海生;孟二伟;韩殿起;张志明;;14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CT检查与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昱;丛贵年;;浅谈16排CT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运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戴丽娟;三个月到七天的飞跃[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刑事技术室 李自强;对有争议的人体损伤鉴定结论采信问题的探讨[N];甘肃法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姜锦铭 段博 都红刚;最近看守所老出事,得好好研究研究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王斌 张阿众;我国应建立法医学损伤鉴定数据库[N];天津政法报;2010年
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黄光照;推进法医病理学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 高继昌邋李传豪;法医鉴定书结论部分不宜使用“鉴定意见”[N];检察日报;2008年
7 组稿 王静 杨惠琳 杜淑玲 周清 杨玲 刘香君;积极为维护司法公正提供鉴定支撑[N];铁岭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詹肖冰 特约记者 谢佳;“民”字千钧[N];人民公安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孙文鹰 本报通讯员 伊莉;孕妇李丽云死亡案的庭审细节[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龙铁学;当前公安涉法信访问题探析[N];团结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曾昭书;HLA-B基因多态性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高彩荣;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立平;北京中心城区硅藻分布的调查研究及破机罐消化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永军;论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崔晶晶;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3 秦龙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在法医学鉴定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建;法医学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黎宇飞;正常人不同刺激野PRVEP及其法医学价值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张志威;建立PRVEP P_(100)波辐、潜伏期与视敏度间的数学模型[D];四川大学;2004年
7 孙宏伟;过敏性猝死人体内P物质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新安;中、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程红霞;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体内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徐跃灵君;当代中国法医鉴定体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3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