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13:0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为主要流入地的人口流动大潮。江苏省常州市是我国长三角地区较为发达的工业城市,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州进入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流动人口也由2000年的44.8万人迅速增加到2006年142.7万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长,既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对城市承受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对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以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使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所得的资料,描述了常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问题及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应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加强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当前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体制不顺、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流动人口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体制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常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如下对策建议: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要求;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扩大公共服务,加大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力度;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四大转变”,即由防范式单一管理向服务型综合管理转变,由职能部门条线管理为主向以基层组织为主的属地化管理转变,由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双轨制管理向社会实有人口管理转变,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1.42
本文编号:253938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2 俞德鹏;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J];城市问题;2001年01期
3 谢生华;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王义,许姗姗,郭开怡;流动人口自组织问题及政府管理对策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陈丰;自治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的新趋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肖文韬;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4年03期
7 郝虹生,杜鹏,林富德,刘爽,宋健,陈功,陈谊,刘文海;我国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续)──由北京市海淀区案例分析引发的思考[J];人口研究;1998年02期
8 黄晨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明依;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徐建役;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潘淑敏;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现存问题及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龙淼森;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田达;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9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3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