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群体性涉法闹访及其法治

发布时间:2017-04-02 04:08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涉法闹访及其法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基层法治实践中,一些过去由法院或特定行政机构依法处理的纠纷,日渐成为群体性涉法闹访的缘由,党政介入的处理结果表现出反法制性。法律系统的低效、对既有规则的不满、维权能力的不足、闹访的较大收益,是当事人诉诸群体性涉法闹访的原因。群体聚集之后的挟尸、打砸等行为看似极端,在闹访的语境中却是理性的,因为这些行为能引起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促进问题解决。党政系统在日常治理中表现出规则依赖和选择性执法的倾向,在处理闹访事件时受制于行政问责制度,表现出强烈的社会稳定偏好,这给了群体性涉法闹访不断生产的空间。群体性涉法闹访现象带来了维权成本和治理成本同时攀升、灰色暴力蔓延、法治"领地"萎缩等后果。对此,需要反思社会稳定与法治的关系,加强法治建设。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群体性涉法闹访 社会稳定 法治
【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农民上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13108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98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层信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2012M521667)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在当前基层法治实践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上访人利用信访制度,以行使信访权利的方式提出诉求,并以群体聚集、闹事等极端手段要挟地方党委政府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群体性闹访”。上访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然而闹访人却罔顾法律规定,在上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春玲;死亡赔偿请求权基础研究[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郇建立;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于强;政治腐败简论[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9 安民兵;“社会资本”理论的解读与借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毛飞;多中心制度安排:解决乡村关系问题的新思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涛;;“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政府改革的意义[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正中;刘尧;;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多元复合转型[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宇;;应急管理视域下地方政府竞争力的提升战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叶麒麟;;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A];乡镇论坛杂志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农民土地权益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伟;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王建华;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8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江;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鉴修;论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唐仕春;北洋时期在京同乡会馆的请托与受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于柏华;构建中国的法治本土化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马丽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6 严海波;中国股票市场诚信问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张红;国有财产取得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朱红英;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立英;当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论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悦;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年03期

3 朱晓燕,王怀章;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5 张翼;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2年04期

6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7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8 谢桂华;;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J];社会学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文艳;清代民间社会图赖现象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华;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5期

2 刘卫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略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熊一新;;略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与构建和谐社会[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勇濂;;社会稳定下的犯罪:进城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08年04期

5 马振超;;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刘树枝;;从预防角度推进维稳工作——对我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J];今日浙江;2009年11期

7 李金;;浅谈当前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8 陈智敏;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 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J];公安研究;2003年03期

9 马毅;;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科学稳定观[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政;;关于提高公安机关有效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波;;影响欠发达地区社会安全的历史遗留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蒲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中起;;“后世博”时期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曦;;社会稳定语境下弱势群体犯罪的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刘为民;;现代“和谐社会”与“燃烧理论”情报[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朱耀红;何罗雄;;防控打击非法集资类涉众型经济犯罪 为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服务[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7 薛玉惠;丁国兴;;毒品检验在破案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8 彭杜明;;关于长沙市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9 周路;;现代化与犯罪——社会控制中介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满勤;褚建新;;毒品检验与涉毒案件的侦查[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标;确保社会稳定 加快经济发展[N];东营日报;2007年

2 洪向峰 武兰娜 本报记者  柳萌;维护群众利益 确保社会稳定[N];抚州日报;2007年

3 晓红;强化责任 确保安全及社会稳定 周到服务 让百姓放心过好春节[N];太原日报;2006年

4 牛海英;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 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佳节[N];河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维彬;张家湾派出所确保辖区社会稳定[N];延安日报;2007年

6 ;积极参加抗洪救灾 维护灾区社会稳定[N];人民公安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葛重兵;南通“平安报表”促领导“重”稳定[N];法制日报;2010年

8 记者 徐京跃;狠抓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N];人民日报;2005年

9 荣志强、陈金龙;隆化县筑牢第一防线确保社会稳定[N];承德日报;2006年

10 荣志强、于旭东、闫振德、徐凯;隆化公安局加强安全工作确保社会稳定[N];承德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林;广东省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2 贺永亮;农村群体性暴力事件及其社会控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陈博;我国传销犯罪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吴宏庆;邪教犯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刘丽平;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金淞;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夏新坡;从瓮安看新时期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郎剑飞;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及其综合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伟;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平安建设问题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宁;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涉法闹访及其法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81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