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09 08:2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刑罚与保安处分双轨并行,不失为当今刑事政策背景下刑事处置模式的主流。保安处分有其相对独特的刑事司法性质,而我国将之相应功能委于有关行政处置,这有违刑法乃至法理的基本理念,建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宜于将保安处分统一纳入刑法典,采纳处分与刑罚的双轨模式,并确立处分的执行审查、免除与延长,处分的缓刑与假释,处分的消灭等制度。其具体处分措施的设置包括:治疗监护、强制禁戒、强制治疗、强制工作、保安监禁、感化教育;保护观察、更生保护;保安没收、善行保证。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保安处分 刑罚 处分制度 处分措施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8BFX05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一、保安处分的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保安处分,是指由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并依据刑法,对于实施了危害行为的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特殊对象,旨在预防犯罪与保护社会而采取的,与被适用者的社会危险性相适应的、不定期的矫治改善或者监禁隔离的安全措施。保安处分存在如下基本特征。(1)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永黎;;经济犯罪刑事治理模式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葛立刚;;中国社区矫正立法进路之分析[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古瑞华;;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路——兼论《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对刑法功能缺陷的弥补[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4 陈天敏;程晓燕;郑健明;;缓刑、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法的后果与劳动教养适用的界分[J];中国检察官;2011年10期

5 程荣;;论犯罪成本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靳高风;;从“天下无贼”到“天下有贼”和“天下少贼”——从影片《天下无贼》看当前社会的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7 郑小仿;;犯罪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犯罪控制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8 皮艺军;;犯罪学的归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9 姚兵;;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徐勤鸣;张岚;;关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鹏;罗勇;;关于缓刑在社区矫正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郭洁;;从理性的视角看“严打”刑事政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6 许桂敏;;企业犯罪的心理预防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8 郭浩善;马献钊;;“入世”后犯罪形态的变化及其对刑事司法理念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前言[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王牧;;前言[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环;罪恶与刑罚,魔与道试比高[N];法制日报;2009年

2 辛轼;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N];人民公安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张帅;我市首次刑罚处置假烟贩子[N];苏州日报;2010年

4 ;积极参与平安长安创建 创新刑罚监外执行机制[N];西安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清波 张飞;实现文明交通 需道德和法制同行[N];人民公安报;2010年

6 黄紫山;无证驾车拒检查 妨害公务领刑罚[N];法治快报;2009年

7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 刘晓山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 吴洪江;刑罚一般预防功能对职务犯罪防治的影响[N];检察日报;2010年

8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检察院 谭小兵;劳教法治化改革应区分三类对象[N];检察日报;2009年

9 郭华冶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社区矫正面临的几个问题[N];长江日报;2007年

10 上海电机学院 何小刚;社区矫正的价值及其建设途径[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维民;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犯罪控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赵建伟;职务犯罪应对措施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于鹏飞;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丹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D];湖南大学;2007年

2 季兰华;缓刑与社区矫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芮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杨军;保安处分若干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魏长锁;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6 田山;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远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D];武汉大学;2004年

8 肖志勇;论劳动教养刑事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张U

本文编号:29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9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