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中国保安族的群体地位和个体流动

发布时间:2017-04-17 19:25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安族的群体地位和个体流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保安族1952年被国家识别为一个少数民族,1980年建立了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文章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保安族的群体地位和个体流动状况,并分析了自治县建立后保安族群体地位、人口的教育结构和职业分布的变化趋势。从群体地位看,随着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的实施。保安族群体地位得以提高,但这种政策以具有级别差异的民族自治地方为依托。使保安群体地位被限定在特定范围内。从个体的社会流动来看,强调民族群体整体地位的制度和政策导向,将群体中的精英导向特定的职业,如更看重进入政府系统当干部的机会而忽视进入其他产业和行业的社会发展机遇。这种倾向塑造了保安族对教育的态度、对职业的认知和预期。这些现象也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所具有的特色,并对这些群体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群体地位 个体流动 保安族
【分类号】:D631.41
【正文快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发展历程各有特点,各族群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特征也出现了不同的演变态势。保安族是中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的5个行政村,其中有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儒;;青海马家官僚资本论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5期

2 高占福;西北穆斯林社会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审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评述[J];回族研究;2001年04期

3 张利洁;甘肃保安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04年02期

4 吴孟显;;宁夏建省前后的城乡市场结构[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马骏;马濯华;;爱国主义教育资料中宁夏本土史料失真一例及辨析——兼与《马鸿宾赴绥西抗战动因初探》作者张俊等商榷[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王正儒;;宁夏马家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其两面性[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岁有生;;民族主义语境下近代西部的经济开发——《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薛晓东;;马仲英研究资料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5期

9 韩蓓蓓;;论抗战时期宁夏和新疆的工矿业开发[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10 田旺杰;民国时期青海军阀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宪隆;;试析灵武王氏家族的近代变迁——乡村人口都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回流特例[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2 闫团结;;试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处理周边关系的政策[A];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陈尚敏;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曙明;宁夏近代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苟景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地方政治的重构[D];兰州大学;2011年

3 喻醒玲;郭南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璇;诗意栖居的激情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全龙;东乡族伊斯兰教历史人物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一丁;抗战前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缑文学;保安族宗教信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文伟;论民国时期的西北土匪[D];西北大学;2005年

9 温艳;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高晖;抗日时期(1931—1945)国民政府开发西北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宗桂;;不同群体地位变迁的动力逻辑[J];人民论坛;2010年34期

2 安民兵;张传文;;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基于W市的实证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安族的群体地位和个体流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14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