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后劳教时代”我国轻罪制度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18 07:30

  本文关键词:论“后劳教时代”我国轻罪制度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考察域外立法与司法,大多数国家都有比较成熟的轻罪制度体系,由于特殊的制度设计,轻罪制度在我国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为建构中国特色的轻罪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建构轻罪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轻罪案件"案多人少"的资源配置难题,而且能够合理地弥合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中的结构性断层。轻罪制度的建构,需要转变"定性+定量"的入罪逻辑,消解"终身化"的犯罪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只定性,不定量"的入罪模式。在轻罪行为的制裁上,对以往劳教对象进行分流处理,实现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在轻罪案件的处理中坚持司法权的处遇根基。除此之外,还需探索与轻罪制度相配套的"轻罪速裁"、"程序分流"、"前科消灭"及"轻缓处遇"等制度,以期在实体与程序的双向支撑下实现轻罪制度的建构与运行。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后劳教时代 轻罪制度 轻罪速裁 前科消灭 程序分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
【分类号】:D926.8;D922.14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1]这标志着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终于“寿终正寝”,我国已悄然步入了“后劳动教养时代”。在后劳教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立法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刘仁文;;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3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4 李洁;罪刑法定之明确性要求的立法实现——围绕行为程度之立法规定方式问题[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5 张明楷;;犯罪定义与犯罪化[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6 冯军;;犯罪化的思考[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7 时延安;;刑罚权的边界:犯罪的定义与被定义的犯罪——对新一轮犯罪定义争鸣的基本态度[J];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8 贾学胜;;非犯罪化与中国刑法[J];刑事法评论;2007年02期

9 张明楷;;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J];中国法学;2006年04期

10 钊作俊;刘蓓蕾;;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论纲[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高仕银;;罪刑法定明确性原则的本土化进路——以域外明确性判断标准考察为基础的展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邢颖;;诱惑侦查合法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9 孟庆华;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崔静;对“无限防卫权”的理性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文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晓;;起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梁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理解与贯彻[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葛洪;;编辑活动的范式转换[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琳琳;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杜玲玲;信用卡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熊青;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维究,李红枫;中俄行政制裁制度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2 张明楷;;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3 刘仁文;提倡“立体刑法学”[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4 袁中毅;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立法研析[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5 卢建平;;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建议[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赵秉志;刑法修改中的宏观问题研讨[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7 陈泽宪;;犯罪定义的法治思考[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8 陈兴良;;犯罪范围的合理定义[J];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9 冯军;;和谐社会与刑事立法[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世洲;;中德划分罪与非罪方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发强;;从《行政处罚法》的施行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J];湖南政报;1997年07期

2 黄茵茵;;劳教制度可望退出历史舞台[J];公民导刊;2006年04期

3 李科蕾;;对于劳动教养的几点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欧阳俊;;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困惑谈重构违法处罚体系的紧迫性[J];警官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5 程品刚;;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与变革[J];理论界;2007年05期

6 郝延利;;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7 魏文彪;;有必要全面审查劳动教养制度[J];人大建设;2009年02期

8 薛晓蔚;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中两份文件法律形式的界定[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施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探讨[J];海南人大;2002年11期

10 王秀兰,李倩;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永安;;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马家瑜;;社会心理视角下之青少年违法犯罪分析及防范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文锋;;浅谈青少年在文化市场违法犯罪的表现、原因及预防[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唐志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病态心理及矫正[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王名湖;王茜;;“黑客”违法犯罪与法治[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章皎洁;胡泽卿;;精神障碍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顺安;孙江辉;;男女性别比失衡与违法犯罪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杜雄柏;;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因素的犯罪学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刘涛;杨会新;;从社会外矫治到社会内矫治——劳动教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书战 杨维涛;打击毁林犯罪统一行动初见成效[N];北方法制报;2007年

2 张景勇;公安部:警惕证券市场4种违法犯罪行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 潘咏;公开处理6名违法犯罪当事人[N];深圳商报;2006年

4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丁英华;对趁灾犯罪要严惩也要依法[N];法制日报;2008年

5 记者 胡雁冰;千余台赌博机被集中销毁[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何向东 毕诗成;公示卖淫嫖娼,是否逾越权力边界[N];检察日报;2010年

7 李茁邋通讯员 龚开平 郑亚军;铁警“蓝盾四号”行动维护暑运秩序[N];湖南日报;2007年

8 林东升;“绿盾二号行动”启动[N];农民日报;2007年

9 马景明 陈媛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遏止违法犯罪行为[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吴蕴玉;动真格整治非法营运[N];湛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鹏飞;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虹;劳动教养制度及其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易汉纯;从法律视角看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家利;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张英杰;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陆明军;劳动教养制度及其立法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邢必达;劳动教养制度相关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敏;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8 姜俊山;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兼论劳动教养的出路[D];延边大学;2003年

9 江崇德;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陈景云;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后劳教时代”我国轻罪制度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14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