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9:29
本文关键词: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党协商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继承并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立足于本国国情,汲取西方民主政治相关理论的优秀成果,进行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进而提出了政党协商相关理论。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公开的协商程序,透明的信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自由、平等、公开的协商讨论,使各民主党派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让各党派代表人士诚实地表达思想,倾听理解他人意向,更为决策的制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体现出了我国政党协商的公共理性、程序性、公开性和高层次性特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深入探索和研究了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进程:包括建国前的政党协商实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政党协商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党协商实践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政党协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党协商的形式、内容以及途径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良性发展,保证政党协商目的有效实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政党协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共同理想信念还需要强化、协商制度化水平还需增强和参政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提高政党协商运行的有效性,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相关理论为基本起点,从执政党和参政党两个维度探究提升政党协商实效性这一论题,具体提出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提高政党协商制度化水平和提升参政党整体素质的办法,切实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荣;提高中国政党监督实效途径初探[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吴玉荣;提高中国政党监督实效的途径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王韶兴;张W,
本文编号:1158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58538.html

